潘柱升(左三)介紹紫南村開展環境整治優化情況。受訪者供圖
日前,位于佛山市禪城區南莊鎮紫南村的“洛神民宿圖書館”正式授牌,標志著佛山首家由圖書館、企業、鄉村三方共建的民宿圖書館落戶紫南村。
這是紫南村推動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14年來,紫南村黨委書記潘柱升立足基層崗位,推動當地調整產業結構,發展文旅項目,提高發展質量,帶著村民走上致富路,2020年村集體收入預計超過1.2億元。“力爭2021年年底,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碧崞鸾衲甑哪繕?,潘柱升信心滿滿。
村集體收入增長10余倍
時間回到2007年。那時的潘柱升,在貴州生意做得紅紅火火。而他的家鄉紫南村,卻是遠近有名的臟亂村、落后村。為破解紫南發展之困,當時鎮里負責人“三顧貴陽”,邀請潘柱升回鄉擔任村支書。
回到紫南村,一切就得從頭開始,潘柱升心中也有糾結。然而,骨子里對故土的眷念,以及共產黨員的身份,使他決定回到紫南村。
初回紫南,村里產業結構單一,沒有支柱企業。為發展村集體經濟,潘柱升帶著村干部大刀闊斧改造舊工業園區,淘汰了20多家規模小、效益低、污染大的企業,投資3.8億元修建道路、架設橋梁、鋪設管網、改造電網、植綠河岸,恢復生態,以優良的招商營商環境,引來了包括3家上市公司、23家規模以上企業在內的61家企業落戶紫南。
對于農村改革中的難題,潘柱升不回避,主動攻堅克難。2010年,紫南村在佛山率先探索和完成農村股權固化、土地確權、農村基層自治等改革,實現了土地變資源、資源變股本、農民變股民的轉變。
在產業結構和股權結構優化后,紫南村集體收入實現快速增長。從2008年到2019年,村集體收入由930萬元躍升到1.2億元,增長10多倍,村民人均分紅由每人每年846元提升到11500元,增長了12倍,老百姓的“錢袋”越來越鼓。
捐出工資成立“書記基金”
剛上任時,潘柱升便向全體黨員和村民許下“四不承諾”:不在村里租一寸土地,不在村里辦一個企業,不在村里拿一分錢工資,不在村委會安排一個親戚。從此,潘柱升“義工”書記的名聲漸漸傳開。
在紫南村的村史館中,保留著一個“書記基金”賬本,里面記載著一筆筆捐贈。為了幫助困難村民,潘柱升用鎮里發給自己的工資,設立了“書記基金”,十幾年來向基金捐贈了逾百萬元。
“我從來沒有把紫南當作農村,一直以城市的標準去建設?!迸酥f。在他的推動下,紫南村推進廁所革命,在全村興建27座智能公廁,戶用衛生廁所普及率達100%。同時,推動村級污水管網建設,大力推進“三清三拆三整治”,成立村級環衛隊,對全村的生活垃圾日產日清。
在潘柱升帶領下,紫南村先后投入6000多萬元,建設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文化廣場、主題公園、圖書館等文體設施,通過舉行迎新年長跑、村級運動會、美德人物事跡分享晚會等活動,抓好文化建設,推動形成文明鄉風。
分紅高低不是唯一標準
“作為村里的帶頭人,不能只算昨天的賬、今天的賬,還得算明天的賬?!迸酥f,紫南村從來不把分紅高低作為衡量發展的唯一標準,而是注重筑牢社會保障體系,“寧可少些分紅,也要將收入更多用于可持續發展?!?/p>
在潘柱升看來,紫南村的分紅不是用來養懶人的,而用來做民生。他認為,如果把集體收入都用于分紅,數字是好看了,但今天用1元可以解決的問題,明天就要花10元的代價。
在潘柱升的倡導下,紫南村引導村民改變一味重分紅的理念。55歲以上的老人每月可領到1000多元的養老金;孩子不出門就能享受優質教育資源,村民子弟考上大學,享受4000元到15000元不等的獎學金;全體村民購買“二次醫?!保迕窨床≈恍杞粠自T診掛號費或600元住院費,便可享受醫保范圍內的費用全免……如今,“幼有托、老有養、病有醫、居則安、住則美”,日漸成為紫南村的現實。
南方日報記者 汪祥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