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有園上”到“上好園”,如何讓孩子在家門口享受優質的學前教育,是家長們的共同期盼。在近日舉行的佳禾時光生態田園課程總結會暨冬藏主題結題匯報活動中,專家學者齊聚,共同探討育人良方,為惠州學前教育發展獻策。
惠城區教育局幼教股長陳俊英,廣東省鄧子紅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惠州市幼兒園園長鄧子紅,惠州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副院長鄧偉浩、惠州學院心理健康咨詢中心常務副主任、副教授、博士何資橋,惠州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博士吳鋼,惠州城市職業學院教育學院院長張賓華等參加了活動。
2018年,佳禾時光結合“生態教育、在地國家化”的教育理念,根據惠州嶺南的自然條件和客家農耕文化,開展園本生態田園課程的自主研發。
2020年上半年,該集團旗下的幼兒園參與了省級課題《幼兒園“田園耕讀”課程資源開發與應用》項目申報,申報的課題《基于本土文化的生態田園課程對幼兒的價值及開展策略研究》也順利結題。
佳禾時光?中洲第一幼兒園何雪玲園長認為,幼兒課程要和民族文化基因中的元素契合起來,才能喚起每個人心靈深處的溫暖與感動。
為了提升佳禾時光園本生態田園課程的質量,促進教研團隊成長與發展,活動邀請了現場專家、學者進行了點評,并提出了相關建議。
惠州市幼兒園園長鄧子紅建議在課題評價、開發策略能更加系統,以便推廣借鑒,主題課程課題可通過園內——大自然——園內,提升園所文化。
惠城區教育局幼教股股長陳俊英對佳禾時光依托高校力量,搭建田園課程,整合優質資源,建設優質幼教生態圈的做法表示肯定。她建議在課堂開發過程中,處理好主題與主導的關系,發展孩子的創造性與想象力,加強團隊的教科研能力。
佳禾時光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在惠城區教育局的指導下,不斷鞏固課程成果,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優勢,持續完善課程體系,加強與名師、高等院校的聯系合作,促進生態田園課程完善和發展,共同為惠州學前教育事業做出貢獻。
南方日報記者 謝志清
通訊員 鄧偉浩
來源 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