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江門市委宣傳部消息,《中國組織人事報》2月23日刊登《廣東江門市:考核提升“黨管人才”合力》一稿,對江門市人才考核的方式點贊。
《中國組織人事報》刊登稿件全文如下,從2017年起,廣東江門市改變以往定性考核的方式,以突出被考核單位創造性、對人才工作的引導性和提升人才工作的實效性為目的,建立人才考核評價辦法,提升全市“黨管人才”合力。
定性定量結合,強化責任落實
2017年,江門市制定實施《江門市人才工作考核評價辦法》,將全市人才工作考核由原來的定性考核改變為定性與定量相結合考核。為更好地融入“定量”考核,該市制定《全市人才工作考核非常設性指標分解表》,進一步細化非常設性指標。同時,提升考核對象設置的科學性,按照分類考核的原則,將考核對象分三個類別,分別是:各市(區)人民政府7個、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20個和市其他單位56個。“橫向”將人才工作作為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納入考核體系,“縱向”將人才工作納入縣域經濟社會發展考核指標。
健全指標體系,發揮引導作用
人才工作考核采取百分制,考核內容分為常設性指標、非常設性指標和獎勵性指標。其中,常設性指標分值60分,非常設性指標分值40分,另有獎勵性指標30分封頂,總分不超過100分。
優化考核程序,突出工作實效
在考核程序上,先由各市(區)、各單位根據填報的每項具體任務自行評分,再由市人才工作局審核提出評分意見。工作指標填寫要求簡要清晰,直接反映“做什么,做多少”,要求工作內容細化、具體化。把握評分尺度,避免出現單個人才工作任務占分過重的情況。同時充分考慮地區差異,將總量指標和增量指標同步納入考核標準。征求專家意見。組織專家對評分進行研究,提出意見建議。
經過多年實施,人才考核的“指揮棒”作用日益凸顯,充分調動了各市直單位和各市(區)抓人才工作的積極性。如江門市科技局推動廣東省科學院江門研究院落地建設,打造高水平產業技術創新與公共服務平臺。市人社局牽頭出臺江門市關于加快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實施意見,通過政策扶持、獎勵補貼等方式,為城市發展輸送充足的人力資源動能。各市(區)也“加碼”出臺各類人才政策,推動高端人才引進和各類人才平臺建設,深入開展基層鎮(街)人才強基工程,進一步夯實“市—市(區)—鎮街”三級聯動推動人才工作的體系。(陳浩光 江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