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荔灣區沙面小學紅色宣講團走進粵海關舊址。受訪者供圖
學黨史 悟思想 辦實事 開新局
“在‘云端’參觀紀念館,對我來說是一次非常新奇的體驗,沒想到在游戲中也可以學黨史、聽紅色故事。”韶關市廣東北江中學高二級學生段穗嫻激動地說。“云游”中,廖家三代孤守紅軍墓的故事令她久久不能忘懷,“信守承諾是寶貴的品質,值得我們青少年學習。”
近日,廣東“青少年傳承紅色基因”志愿宣講行動走進紅軍長征粵北紀念館,結合沙盒游戲線上復刻建筑技術,面向全省青少年和網民開展線上直播?;顒油瑫r在線觀看人數創下行動以來觀看量新高。據統計,宣講行動啟動以來,各地開展活動超200場,線下覆蓋2萬余人,活動通過VR直播、沙盒游戲、虛擬直播等形式,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向青少年講好紅色故事。
直播游戲還原紅軍故事
“紀念館層層升起的屋面,象征著紅軍長征向前、向上的進取與拼搏精神。”伴隨著緩緩推進的游戲畫面,紅軍長征粵北紀念館副館長候文斌戴著軍帽,聲情并茂地向青少年講述一段段傳遞紅色力量的故事。
在由沙盒游戲搭建的展覽館中,主播帶著青少年一同走進紅色遺址,聆聽革命故事。“這是我第一次用沙盒游戲復刻紅色建筑,在長達3個多月不斷嘗試的過程中,我們團隊的年輕人也通過紅色建筑重溫了革命前輩們的歷史足跡,紅軍精神依然深深鼓舞著我們?!被⒀乐辈ノ业氖澜缰鞑デ嘉跽f。
線上直播高度還原了當年紅軍沉著應戰的生動景象,重現各種紅色文化元素,屏幕前的青少年得以更真實地了解紅軍在長征前、長征時和主力部隊過境后在韶關開展革命活動的光輝歷程。
“在輕松的線上逛館過程中,我驚喜地發現收獲了許多知識,加深了自己對黨的認識?!倍嗡雼拐f。
在廣東,紅色星火借由科技手段被點燃還有許多鮮活案例。近年來,科技手段頻頻亮相,多項創新技術讓紅色文化“活”了起來。
為了讓青少年真切體會楊匏安的一生,今年1月,新時代越秀少年紅色史跡講解隊帶領全省青少年通過VR全景拍攝技術,全方位“云游”楊匏安舊居陳列館。接下來,廣東省青少年傳承紅色基因志愿宣講隊還將走進河源,以真人主播與虛擬主播同框互動的方式,向青少年講述革命烈士阮嘯仙的故事。
學生宣講隊成亮麗風景線
冬春交際,在廣州起義紀念館、農講所、楊匏安故居等紅色宣講點,處處可見戴著紅領巾的小小講解員,他們通過講故事或表演歌舞、情景劇等形式,熱情洋溢地對著鏡頭講述黨史故事。
這些小學生大多來自“新時代越秀少年紅色史跡講解隊”。該講解隊成立于2019年,先后共有1200多名小講解員在多個紅色史跡場館中進行志愿講解,成為廣州越秀少先隊的一張亮麗名片。
大學生群體同樣是志愿宣講黨史的主力。廣東“青少年傳承紅色基因”志愿宣講行動的首場線上直播活動,就由5名來自暨南大學中華文化大講堂志愿宣講隊的隊員在廣州起義烈士陵園開講。
各地也紛紛組織宣講活動,將青少年黨史學習不斷推向高潮:中山組建27支“青少年傳承紅色基因”志愿宣講隊,宣講隊隊員超過200人;東莞市莞城阮涌小學志愿宣講隊成立全市首支“青少年傳承紅色基因”志愿宣講隊;汕頭50名“青少年傳承紅色基因”志愿宣講隊隊員現場學習汕頭開埠的歷史和經濟特區的發展成就……
團省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將推動各地設立“青少年傳承紅色基因”志愿服務陣地,讓宣講活動常態化開展,引導廣大青少年深入學習黨史,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南方日報記者 錢明雅 陳理 潘俊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