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山醫院施工現場,工人們正在用鋸子切割水管。南方日報特派見習記者 徐昊 攝
南方網訊 “只要有需要,只要能更快建好火神山醫院,我愿意24小時上班!”1月28日,在武漢版“小湯山醫院”——火神山醫院施工現場,建筑工人徐離運堅定地對記者說。
火神山醫院是參照北京應對“非典”的小湯山醫院模式建設的,用于集中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和徐離運一樣,很多工人都是從大年三十起進駐工地,采取輪班制,24小時不間斷緊急施工。
火神山醫院設計床位700—1000張。記者在現場了解到,截至1月28日12時,火神山醫院第一棟箱式板房開始搭設,現已完成60個骨架安裝,地下管網鋪設同步全面展開,現場進度正在快速推進,預計將于2月2日建成。
在距離火神山醫院約32公里的武漢市江夏區軍運村北側,雷神山醫院施工現場同樣熱火朝天。中建三局員工梁茂興主動放棄休假投入醫院建設?!拔业募揖驮谖錆h,家鄉有難,我們一定要站出來,義不容辭?!彼f。
“提前1分鐘交工,就能提前1分鐘遏制疫情蔓延?!庇浾邚闹薪ㄈ至私獾?,28日,雷神山醫院項目醫療隔離區管線溝槽開挖,醫護人員住宿區開始搭設板房。雷神山醫院預計2月5日可投入使用,建成后有望新增床位1300張。
南方日報特派記者 卞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