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3月1日起,廣州交警開展為期300天的全市交通秩序大整治專項行動。截至6月底,全市路口總體交通守法率達86.85%,摩電頭盔佩戴率達71.92%,比交通大整治前分別上升14.95%和38.78%。據悉,3月以來,共發生一般程序交通事故1160宗、死亡174人,同比分別下降6.45%和21.62%。
交通秩序大整治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全市依托網格考核、每月調度、檢查通報、任務清單等機制,全面壓實各區政府主體責任,明確網格化治理的工作機制,將全市劃分為11個大網格和177個小網格,發動各區、街鎮等各方力量,強化對摩電等交通秩序問題的綜合治理,形成“以公安機關和各區為主力軍、其他相關單位全面參與”的全市交通大整治格局,開展摩電綜合治理。
在嚴格管理摩電闖紅燈、逆行、不戴頭盔等交通違法行為方面,3月以來,全市共查處摩托車、電動自行車各類交通違法行為21.16萬宗和30.1萬宗,同比分別上升48.57%和280.12%。在開展“泥頭車”綜合治理方面,3月以來,廣州全市共查處“泥頭車”各類交通違法行為6.6萬宗,同比上升20.5%。
在穩步解決市民“最后一公里”出行需求方面,開通便民服務車線路39條,累計開通線路128條,新建、完善港灣公交站26個,完成全市20個港灣公交站的改造選點,并按計劃先期啟動10個港灣公交站的改造工作。在逐步推進慢行系統建設方面,完成43個路段共60公里非機動車道的改造選點,已完成28個路段共23.2公里非機動車道的建設改造。
近年來,隨著新業態快速發展,以及受疫情期間特定交通環境的影響,電動自行車數量增幅明顯,電動自行車非法改裝及亂穿插、闖紅燈、逆行、不戴頭盔等違法行為日漸突出,疊加非機動車道缺失等原因,電動自行車交通事故呈高發態勢。今年上半年,全市共發生涉電動自行車交通事故189宗,死亡24人,同比分別上升56.2%和14.29%,電動自行車交通違法行為的治理工作已刻不容緩。
針對電動自行車管理,交警部門將重點從嚴查嚴管和優化管理政策兩方面著手。其中,在前期充分聽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及社情民意等基礎上,通過相關職能部門反復研究論證,廣州交警已形成電動自行車管理政策優化調整征求意見稿草案,近期將全面征求公眾意見,充分聽取民意,進一步完善后正式實施。
【記者】祁雷
【通訊員】交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