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應急管理局日前發布《廣州市危險化學品十月份暨國慶假期安全風險分析及對策措施》稱,今年十月各類重大活動和國慶假期交織,疫情防控、安全生產等多重風險疊加,要求全市危險化學品企業,切實落實“一線三排”和“查、改、防、練、救”風險管控要求,按照風險分級、隱患分類、責任分解的要求抓好危險化學品安全。
一要防假期綜合癥風險。節假日探親訪友、外出活動、聚餐應酬活動增多,容易出現脫崗、睡崗、缺崗、頂崗、酒后上崗等現象,交接班和安全交底不細,出現誤操作風險。
對策措施:節前精準掌握企業生產、停產、復產和應急值守情況,做到心中有數;節中線上線下組合檢查,每天抽查10家企業值班室、中控室等5個重點部位;節后按照八同要求開展復工復產“同堂聽課”。
二要防檢維修安全風險。國慶假期安排消缺性檢修維護,涉及動火、受限空間、高處作業等高風險特殊作業,安全風險巨大。
對策措施:按照化工企業“四令三制”要求,嚴格節日特殊作業提級、屬地報備、規范作業票簽發、旁站監護、風險分析、檢測、防護、應急等措施。
三要防趕搶超的風險:臨近年底,加上疫情影響和化工市場動蕩,企業為完成年度目標,可能出現趕工期、搶進度、超量儲存、超能力、超負荷、超常規生產等現象。
對策措施:企業要科學調度計劃,嚴格操作規程,執行工藝指標,嚴禁超能力、超設計負荷生產。

四要防靜電事故風險:進入十月風干物燥,危險化學品在生產、搬運、攪拌、溶解、分裝、運輸過程中因摩擦、滾動、撞擊引起靜電積聚,導除不暢即可引發火災事故。
對策措施:工作人員著導電鞋和防靜電服,進入火災爆炸危害性場所導除人體靜電,嚴格控制易燃液體流速,嚴格落實底部進料方式,確保設備可靠接地靜電有效導除,嚴禁使用塑料等絕緣性容器充裝易燃液體。
五要防泄漏安全風險?;ぴO備、管道數量多,工藝波動、違規操作、設備失效、維護不當都可造成法蘭、管道、機泵、閥門泄漏,造成火災、爆炸、中毒事故。
對策措施:樹立“泄漏就是事故,不泄漏才是硬道理”理念,定期對罐區、管線、法蘭、閥門、換熱器等易泄漏部件開展預防性泄漏排查、檢測,完善泄漏報警自動化控制系統、安全聯鎖或緊急停車系統。

六要防有限空間風險。今年以來,國內已發生12起典型有限空間事故,死亡55人,受傷14人,事故共性問題明顯:作業風險辨識能力不足、認識不到位、培訓不到位、承包商監管不到位、救援不到位,盲目施救造成傷亡擴大。
對策措施:摸清有限空間底數,張貼安全警示標識,加強分包管理,配置氣體檢測儀、通風設備、長管式面具、安全帶、安全繩、速差式自控器等救援裝備,嚴格落實受限空間作業“七個不準”。
七要防危運安全風險。危險化學品運輸受駕駛員、車輛狀況、路況、外部環境等諸多不可控因素影響,是危險化學品六個環節中事故發生率最高的,被稱為“移動的炸彈”,2018年以來全省共發生危運事故357起,死亡119人。今年1至8月發生46起,死亡10人。
對策措施:嚴格落實省交通運輸廳等五部門《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安全風險管控十二項措施》要求,杜絕“包而不管”掛靠行為,嚴格查驗電子運單,企業審慎選用被通報的高風險車輛,源頭裝載企業落實車輛、罐體、駕駛員、押運員資質查驗工作,強化應急培訓和演練。
八要防限電拉閘風險。當前,受“能耗雙控”政策影響,全國大范圍實施拉閘限電措施,造成雙電源變單電源供電、在用電源或備用電源供電負荷不足的風險,也可能出現趕進度、搶工期、超負荷生產、夜間生產等風險。
對策措施:積極與供電公司聯動機制,完善突然停電專項應急預案,自備發電要準確測算滿足負荷,同時要完善操作規程,防范頻繁開停車、退料投料、降溫升溫、降壓升壓帶來的安全風險,確需夜間避峰、錯峰生產經營的,必須嚴格落實領導帶班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