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坪山文化智庫2020年度第一次全體會議隆重舉行,“坪山文藝精品創作的特色和路徑”就成為了智庫顧問和專家們熱議的話題,圍繞著政策落地,“本土資源”、“國際視野”、“后浪力量”、“集聚”和“積累”成為大家聚焦的五大關鍵詞。

坪山,有高品質的文化聚落,高端的圖書館、美術館、大劇院;有美麗的馬巒山、坪山河;有具有歷史厚重感的大萬世居、龍田世居……近年來坪山的文化發展用“讓人眼睛一亮”來形容并不為過,自然的稟賦和硬件的提升,實現了文化發展的第一次飛躍。
今年,坪山區出臺《關于實施坪山區文藝精品創作促進工程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結合文藝發展實際,汲取智庫專家在全體會議中的重要意見建議,在深圳率先提出促進文藝精品創作的指導性的實施意見。這標志著坪山文化開始了第二次飛躍的步伐。
《意見》中提出實施文藝精品引領計劃、文藝品牌創新計劃、群眾文藝創作繁榮計劃、藝術駐地創作計劃、文藝名家工作室建設計劃、文藝創作基地培育計劃、文藝社團品質提升計劃、文藝人才引進培養計劃、國際化城區文化推廣計劃、在地文化挖掘傳承計劃等十大實施計劃,并形成系列配套扶持辦法,形成全面的“1+N”政策體系。
資深文化評論員,深圳追光文化總經理王俊認為,坪山可以發掘本土藝術家創作的、帶有本土文化標簽的展覽、作品、戲劇、電影、電視劇。這就需要培育本土的藝術家,培育本土的文化作品,培育本土的原生力量。
深圳報業集團副總編輯,《晶報》總編輯,深圳報業集團出版社社長胡洪俠表示,坪山文化發展必須堅持多元開放,將資源匯聚聚焦到一個點。文化發展絕對不是單純的項目,也不是某一個領域的項目。它一定是適應后疫情時代變化的新形式的跨界,一定是藝術的、生態的、自然的、生活的、技術的
2017深港城市/建筑雙城雙年展(深圳)總策展人之一,URBANUS都市實踐建筑設計事務所創建合伙人,坪山美術館館長劉曉都建議,文藝精品創作需要積累,可以有一個更加寬泛一點的計劃,積累可以形成文藝精品??梢栽O一個文化獎項,對坪山文化精品創作起到促進作用,吸引更多的藝術家,形成更好的效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