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下旬,湛江市開展“學黨史 感黨恩 聽黨話 跟黨走”——湛江市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百場黨史百姓宣講活動。在湛江宣講團開展宣講期間,勾起老戰士深情回憶、引導聽眾再述黨史的互動場面并不少見。
作為湛江市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自選動作之一,湛江市百姓宣講團精選一批愛講黨史、善講黨史的宣講志愿者,分赴十個縣市區和各單位,從特呈島漁船到軍營、從校園講堂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從田間地頭到農村戲樓,湛江宣講用“文藝+宣講”的特色方式,用輕松明快而充滿鄉土氣息的方言,讓當地群眾聽得有滋有味。
這些“草根名嘴”用小切口、百姓事呈現大議題、深意蘊,用樸實的言語讓老百姓共情亦共鳴,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形式多樣接地氣 甘甜潤澤百姓心
湛江市黨史學習教育百場百姓宣講工作啟動以來,百姓宣講團圍繞“紅船精神“,以“湛江市100個紅色故事”為素材,讓黨的故事口口相傳,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在基層落地生根。
烈日炎炎,宣講團5個小分隊身穿紅馬甲,攜帶移動音箱,分赴十個縣市區,在田間地頭、鄉村社區,隨時隨地宣講,成為湛江一道特殊的紅色風景線。宣講員采用講故事、三句半、快板、粵曲、雷歌、小品等多種文藝形式,結合湛江本地的革命歷史,以群眾愿意聽、聽得懂、能踐行的方式講好南路、粵桂邊區革命斗爭、渡瓊作戰等湛江本土的紅色故事,展現百年大黨的夢想與追求、情懷與擔當,以及湛江市廣大革命先烈錚錚的斗爭精神和家國情懷。

此外,各縣市區鄉村方言不一,為滿足鄉民的需求,宣講員各施其能,結合當地的審美趣味,創新雷州方言快板,給鄉親們帶來三句半《夸夸咱的黨》、雷州方言歌曲《唱條雷歌給黨聽》、粵語歌曲《南湖船上起宏圖》、快板《喜迎建黨100周年》、方言故事《為有犧牲多壯志—渡瓊作戰》……在農家院落面對面向群眾進行黨史宣講的過程中,將故事延伸至基層的“末梢神經”,用群眾的語言、大眾的視野、基層的實際來“翻譯”理論、“解讀”時政。
“今年湛江的黨史百姓宣講是3.0版本,我們更加注重現場與百姓和互動,通過講故事和文藝形式引導百姓聽得懂、聽到進,百姓參與其中并與之共鳴,感受黨和政府的溫暖,這些細節往往是最令人動容的?!闭拷形v師團副團長龐國泉說。在麻章區湖光鎮那柳村,一對80多歲60多年黨齡的黨員夫妻在聽完宣講故事后,深情地說:“在黨的帶領下,新農村建設取得重大成果,衷心祝愿咱們的黨越來越好,越來越美麗,希望大家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p>
擴充宣講隊伍 巧用媒體微宣講
目前,湛江市委宣傳部、湛江市委講師團整合全市各地各行業宣講資源,不斷擴充宣講隊伍,進一步擴大理論宣講覆蓋面。
湛江市委講師團聯合湛江市教育局開展黨史宣講進校園活動,引導政治輔導員、班主任與百姓宣講員聯合起來,聚焦青少年需求,積極開辟“第二課堂”和思政課,以黨史為教育內容,引導青年學生了解黨的光輝歷史。目前,湛江市各個高校成立青年理論宣講團,深入挖掘校內宣講資源,開展校內紅色故事宣講。其中,廣東海洋大學、嶺南師范學院、廣東醫科大學等積極培養高素質大學生宣講員,講好南路革命故事,引導青年學生傳承紅色革命基因,厚植家國情懷。

從歌聲中來,到歷史里去。除了有形宣講,湛江市還在推進“電波”宣講。憑借廣播媒體的傳播優勢,結合湛江交通音樂廣播“聽見廣播”視頻直播、抖音、快手等融媒傳播平臺,特別策劃主題音樂專題節目《唱紅歌 講黨史》,以重大事件時間節點為契機,采用說、唱、賞、演、悟等形式,將黨的歷史和理論傳播出去,成為開展廣播線上黨史教學的有效載體?!冻t歌 講黨史》已錄制9期,講解員多為電臺主持人。據介紹,接下來百姓宣講員將陸續走進演播室,用聲音傳播接地氣的紅色故事。
整合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資源,用好網絡陣地,豐富宣講形式,通過湛江宣講公眾號、視頻號、抖音號等形成黨史宣講的新媒體矩陣,打造黨史信息線上宣講、線上分發、線上傳播的生態鏈,實現線上黨史宣講全覆蓋,不斷提升宣講的影響力、傳播力、引導力。
人生如歌,信仰如調。在湛江各個縣市區及基層一線,“百姓故事講給百姓聽”的情景正遍地開花。截至目前,湛江市百場黨史宣講已完成了50多場黨史百姓宣講。下一步,百姓宣講員將走進機關、學校、社區、企業、軍營、農村等地開展百姓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持續走進“尋常百姓家”,把黨史學習教育如春雨般灑遍美麗港城,入腦入心,打通黨史學習教育“最后一公里”。
【采寫】康韻怡
【通訊員】龐國泉 劉嘉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