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廣州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十次會議審議了《廣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修改建議稿)》。
廣州市人大經濟委員會主任委員郭凡在作報告時表示,當前制定優化營商環境地方性法規,能夠適時總結成熟的經驗做法,將改革成果制度化、法制化,形成有利于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長效機制,并進一步推進改革,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穩定市場預期,提振市場信心,加速經濟恢復。
與《廣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相比,草案修改建議稿主要提出了以下意見和建議:
強化知識產權保護
為維護法制統一,增強法規的可操作性,按照《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的結構和內容,參照其他省市法規,修改建議稿按照邏輯關系調整了部分條文順序,并對部分章節名稱修改。
為突出廣州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定位,注重推動市場規則對接和政務服務體系協作,修改建議稿強化了“知識產權保護”“支持粵港澳企業、高校、科院所共建產業技術創新平臺”等內容。
廣交會秋交會開幕日擬作為“廣州營商環境日”
由于法規中相當部分條文沒有明確實施主體,不利于法規的落實,修改建議稿補充了部分條文實施主體。刪除了涉及企業應當自主決策的內部治理事項的“風險防范”條文。
為加大宣傳力度,不斷增強全社會的法治意識,將廣交會秋交會開幕日作為“廣州營商環境日”,進一步提高廣州營商環境關注度、美譽度和影響力。
成熟改革成果制度化
對廣州營商環境改革中證明可行的實踐經驗,如“一業一證”審批模式改革、“商事登記確認制”、“簡易注銷登記”程序、通關“兩步申報”、“容錯糾錯”措施等,修改建議稿予以進一步明確和固化。
優化惠企政策審批流程,推行“免申即享”
相當部分企業由于對政策不熟悉、渠道不通暢、手續繁瑣等原因,對政府惠企政策沒有及時申請,導致無法享受,修改建議稿增加廣州推行“免申即享”,實現符合條件的企業免予申報、直接享受政策的內容。
進一步聚焦解決企業反映的難點問題
為解決廣州對高端專業人才的吸引力不足,政務信息孤島,工程建設審批效率亟待提高等問題,修改建議稿結合最新改革要求,增加了“一站化窗口服務”、數據共享和應用、承諾即發證開工等條文。
【南方日報記者】鄭慧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