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太累了。”4個月前,疫情期間沒有收入的阿峰撥通了廣州心理援助熱線電話。因經濟窘迫感到陷入絕境的他,產生了輕生的念頭。所幸,他的生命最終被這個電話挽救。
9月10日是世界預防自殺日。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州市心理援助熱線來電量翻了一倍多,數量最多的一天接聽了200多個電話。
“就像海面上的冰山,‘不起眼’的心理問題需要被重視,每一個求助背后都有更深層次的緣由?!毙睦韺<液粲?,受疫情直接或間接影響人群的心理健康狀況需要重點關注,希望在公共衛生“補短板”中加大對心理援助領域的支持和投入。
一通電話,救一條命
“我在網上搜到這個電話號碼,好奇打過來問問?!甭牭竭@句話,廣州市心理援助熱線接線員心中“警鈴大作”。
廣州市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官網
目前,在我國多個搜索平臺,搜索“自殺”等關鍵詞會首先出現心理援助熱線的電話。這樣一句“開場白”的背后,可能是來電者絕望中的最后一次嘗試。
接線員在隨后的對話中獲悉,來電者阿峰今年25歲,是一名公司職員。大學期間曾借了校園貸,一直努力打工償還。但是疫情期間,公司停工兩個月,沒有積蓄的他面對網貸公司的催款深感壓力。復工后,他打兩份工還貸,卻因過度疲勞錯失一名重要客戶,面臨公司的辭退。
“我不想繼續了?!甭牭桨⒎寰趩实卣f出這句話,接線員立即追問他是否有自殺念頭。阿峰這才承認,自己正在室內燒炭,打過來只是想在生命的最后找個人聊聊。
“你是否愿意把炭火澆滅了再繼續聊?”被阿峰拒絕后,接線員一邊安撫他的情緒,一邊報警定位。心理援助溝通的重點,在于共情和精神支持,慢慢地,阿峰有了一絲松動,打開了窗戶的一點縫隙。很快,警察也找到了阿峰。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社區精神科心理熱線部門主任魏華林介紹,對于高危來電,心理熱線要進行多次回訪。接下來一個月內,接線員對阿峰進行了4次回訪,阿峰的情況在慢慢變好——他取得老板的諒解,解除失業危機,也向家人坦白了債務,獲得經濟支持。
“自殺的想法不是不能改變的。” 魏華林說,其實大部分人的自殺念頭,都是在遭遇一個短暫性危機的時候出現。如果他能度過危機,可能以后都不會再出現自殺的念頭,“這是真正可以挽救一條生命的時候?!?/p>
關注疫情影響下的心理健康“次生災害”
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廣州市心理援助熱線來電量翻了一倍多。來電求助內容方面,疫情期間的家庭矛盾、失業問題、學生學業壓力等都出現了明顯增加。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社區精神科主任周亮教授介紹,根據SARS期間的經驗,嚴重的公共衛生事件可能導致特定人群的自殺死亡率增加,“因此我們比較關心和新冠肺炎相關的一些群體,如痊愈后的患者,和因為疫情失去親人或失去工作的人。”
像阿峰這樣的來電,疫情期間并不少?!斑@種突發事件中疊加的經濟困難,容易產生絕望和無助的情緒。心理援助熱線的存在,就是希望能夠引導他們發泄出來這些極端情緒,然后再去幫助他尋找更加現實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敝芰琳f,“主要是激發他自己內在的力量”。
除了成年人,心智未成熟的青少年也是重點關注對象。
周亮解釋,受疫情影響,青少年只能在家上網課,與平時上課不同的學習方式,讓一些學生產生了學習壓力。疫情前期無法按時開學,也使得學生的“社會支持系統”中來自于同學友情的部分難以發揮作用。如果再加上天天在家,家長對孩子在學習方面存在持續高壓,可能會對青少年造成較大的心理壓力。開學后,一時無法適應學習節奏的學生也需要重點關注。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好轉,近期,廣州市心理援助熱線與疫情相關來電量也在減少,但其中抑郁和焦慮的占比仍然較高。
抑郁和自殺存在非常密切的關系?!拔覈鴮嵤┳詺⑿袨榈娜水斨?0%左右有強烈的抑郁情緒,” 周亮感到遺憾,“年齡偏大的人群不理解、不相信抑郁是一種病。”在中國,每50個人中就有1個是嚴重的抑郁癥患者,但真正尋求過專業幫助的人不到5%。
為什么抑郁癥就診率這么低?周亮說,首先是因為人們對抑郁癥的認識還不夠,認為只是“心情不好”,而不是作為一種疾病看待。其次,很多人有“病恥感”,認為抑郁癥是“精神病”,羞于承認。此外,患者的經濟原因和目前精神衛生醫療資源的可及性等,都是影響抑郁癥就診率的重要因素。
“抑郁癥是一種病,得病的時候需要休息、需要治療,病好了就可以回去上班。如果發現自己或者身邊的人出現抑郁癥有關征兆時,應及時到專業機構尋求幫助。通過正規的??浦委?,絕大部分人都會得到比較滿意的效果?!敝芰琳f。
新冠肺炎防治不忘治“心”
疫情初期,對病毒的未知催生了焦慮和恐慌,新冠肺炎患者、一線醫護,甚至社會大眾,都有不同程度的恐懼和擔憂。
“新冠肺炎患者最普遍的精神心理問題是焦慮情緒?!?廣東援鄂心理救援隊隊長、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副院長何紅波此前接受采訪時介紹,在接受會診的患者中,因為焦慮問題進行會診的患者占61.9%,抑郁的患者占26%。
面對生死,一線醫護人員也存在著極大的心理壓力。疫情發生以來,國家衛生健康委成立了國家心理醫療隊,先后派出了上百名精神心理科醫生支援武漢,分赴各個定點醫院,針對疫情中各類人群的心理問題提供幫助。在廣州,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也派出了5名醫生到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隔離病房,對醫護人員和患者提供心理疏導。
護衛心理健康的“陣地”不只在醫院。在隔離酒店,廣州市心理救援隊對集中醫學觀察對象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評估,對中高風險人員及時進行干預。截至8月30日24時,廣州市精神衛生中心共報送中高風險人員1370名,區級心理救援分隊已分別采取現場干預、電話干預、網絡干預、藥物指導等健康管理措施。對廣州市所有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也都進行了心理健康狀況的隨訪。
對于普通大眾,心理援助熱線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突然增加的來電量,也暴露了有資質的接線員人手不足的“短板”。
魏華林介紹,目前僅有11名專職人員輪班接聽熱線電話,來電接通率只有30%左右。特別是在夜間,求助電話比白天相對更多,但能夠值夜班的人手非常短缺。每個危機電話的干預時間在90分鐘左右,每個高危來電都會回訪4次,這意味著咨詢師們的工作量大大增加。
今年2月到3月,因為人手嚴重不足,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招募了十余名志愿者,幫助應對因疫情而猛增的熱線來電。但對于高危來電,還是需要經過長期系統培訓的專職人員才能處理。
魏華林希望,在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中能夠更加重視心理援助的作用,加大對心理援助的投入力度?!叭绻晒椭麄兌冗^危機,高危來電人群的后續情況很可能有改善。但一旦沒有接通,便可能有高危個案放棄生命,那太可惜了。”
【鏈接】
廣州市心理援助熱線:020-81899120或020-12320轉5
網址:www.gzcrisis.com
QQ心理咨詢:1661042151
南方日報記者 朱曉楓 實習生 關煒瀛 通訊員 宋易倩
繪圖:簡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