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中國博物館協會公布了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東莞7家參評博物館全部入選,成功率100%,為“博物館之城”再添光彩。
其中,鴉片戰爭博物館晉升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廣東東江縱隊紀念館、蠔崗遺址博物館、袁崇煥紀念園、石龍博物館、錢幣博物館、唯美陶瓷博物館獲評國家三級博物館。至此,東莞定級博物館數量達10家(市博物館、可園博物館、東莞展覽館為國家二級博物館),位居全省前列。
博物館是城市的文化名片,承載了一方水土的歷史文化和人文精神。目前東莞博物館建設百花齊放,建有54座博物館,規模和數量在全省排名第三。隨著《尋味東莞》、歷史文旅的走紅,城市文化逐漸成為人人可“吃”可“嘆”的生活必需品。
近代史開篇地添國家級名片
今年以來,東莞的文旅話題熱度只增不減。
白沙油鴨、黃油蟹、海三鮮、林旁粽……今年夏天,一部《尋味東莞》紀錄片刺激了全國食客的味蕾。其中,沿海的虎門鎮美食花樣百出,以地道風味折射了一方水土,以美食文化打開了外界探索東莞的一扇大門。
而在之前公布的第一批廣東省歷史文化游徑中,東莞“中國近代史開篇地-華南抗日根據地”歷史文化游徑等3條成為首批路線,具體為:鴉片戰爭博物館——廣東東江縱隊紀念館——大嶺村抗日根據地舊址——大嶺山森林公園。
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中,廣東新增4家國家一級博物館,分別是廣州藝術博物院、廣東中國客家博物館、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以及位于東莞虎門的鴉片戰爭博物館。作為近代史開篇地的虎門,又添了一張國家級文化名片。
鴉片戰爭博物館坐落于東莞市虎門鎮,包括林則徐銷煙池、海戰博物館、威遠炮臺舊址、沙角炮臺舊址等,是紀念性和遺址性相結合的專題博物館,館里的林則徐銷煙池與炮臺舊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鴉片戰爭時期的歷史見證。
其中,《鴉片戰爭》陳列展覽位于虎門海戰博物館內,展示面積4967平方米,文物1860件,講述了戰前的中西世界、兩次鴉片戰爭的全過程以及戰爭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影響。該陳列榮獲第十四屆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優勝獎、第一屆廣東省博物館陳列展覽精品獎。
東莞是嶺南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中國近代史的開篇地,也是中國經濟崛起的先行地?!案叽笊稀钡某鞘忻?,是“接地氣”的人間煙火。城市美食紀錄片、歷史文旅路線的走紅,正是東莞城市文化影響力逐日上升、市民文化生活日漸豐富的體現。
6家入選國家三級博物館
第四批國家三級博物館名單中,廣東東江縱隊紀念館、東莞市蠔崗遺址博物館、東莞市袁崇煥紀念園、東莞市石龍鎮博物館、東莞市錢幣博物館、東莞市唯美陶瓷博物館共6家入選。
廣東東江縱隊紀念館位于東莞大嶺山鎮大王嶺村,是展示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歷史的專題紀念館。館藏資料翔實記錄了70多年前,東江縱隊在日寇鐵蹄、國民黨頑軍的雙重夾擊下,為保守黨的秘密拋頭顱、灑熱血,出色完成了“秘密大營救”“營救盟軍飛行員”“與盟軍開展情報合作”等一系列事關民族解放大局的秘密任務的革命故事。
東莞市蠔崗遺址博物館于2007年6月正式建成并對外免費開放,蠔崗遺址屬新石器時代晚期貝丘遺址,距今5000年左右。蠔崗遺址現存面積約600平方米,2003年4至7月,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對該遺址進行考古發掘。
蠔崗遺址由于文化內涵豐富在珠三角史前考古方面具有獨特的重要性,因而被考古專家譽為“珠三角第一村”和“東莞歷史文化的基石”,是東莞地區發現的最早的人類生活遺址。博物館將考古發掘現場與出土文物、圖片和場景復原等展示手段相結合,真實生動地再現了5000多年前“蠔崗人”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情景和遺址發掘過程,并匯聚了珠江、長江和黃河三大流域的彩陶,集中展現中國多姿多彩的彩陶文化。
袁崇煥紀念園位于袁崇煥出生地東莞市石碣鎮水南村,占地4.8萬多平方米,有牌坊、袁崇煥石雕像、袁督師祠、袁崇煥傳記浮雕、故居、衣冠冢、三界廟等景點,于2003年1月正式開放。袁崇煥故居遺址1984年6月6日公布為石碣鎮文物保護單位。2010年2月起屬市屬公益性文化單位。
袁崇煥紀念園以崇煥精神為載體,集仿明建筑、雕像、浮雕、對聯、詩歌、書法等手法于一體,使該園成為東莞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園內有著名雕塑家潘鶴先生精心雕琢的袁崇煥石雕像,十九幅袁崇煥傳記浮雕手工精鑿,記載了袁崇煥的豐功偉績;三界廟、袁督師祠雄偉莊嚴,古色古香,殿宇肅穆,緬懷了袁崇煥的赤膽忠心。
東莞市石龍鎮博物館于2009年5月30日正式開館,位于石龍鎮人民廣場內,占地面積800平方米,建筑面積2600平方米,展覽面積2000余平方米,現有登記的各類館藏品一千多件,是集歷史、收藏、展覽、研究、公共服務、文化交流于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被評為“東莞市科普教育基地”“東莞市未成年人素質拓展基地”。
東莞市錢幣博物館位于市中心的農商銀行大樓,于2002年由東莞農商銀行(原東莞農信社)投資創辦,是一座弘揚貨幣文化、普及金融知識的金融行業專題博物館,藏品約1.2萬件(套)。其中的中外錢幣文化展,分為歷史篇、流通篇、技藝篇、鑒研篇四部分,展出公元前21世紀到公元21世紀、涵蓋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貨幣,種類豐富、珍品眾多。
錢幣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包括東漢搖錢樹、宋代錢山、重達10公斤的千禧金幣、重達10公斤的奧運金幣,以及首套全套62張人民幣等,是廣東省展覽規模最大的錢幣博物館,2012年被廣東省政府授予“廣東十大民間收藏館”稱號。
東莞市唯美陶瓷博物館展廳面積15000多平方米,藏品2418件,內設中國建筑陶瓷史展廳、陳復澄唯美藝術館、唯美壁飾展館、唯美陶瓷館、唯美歷史陳列室和現代陶藝坊六個主要部分,展示了中國建筑陶瓷和唯美公司建筑陶瓷發展歷史。
南方日報記者 陳琬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