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開的惠州市委十一屆十次全會審議了《中共惠州市委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下稱《建議》)。近日,惠州市委辦印發了該《建議》,《建議》分16個部分,共59條,約1.4萬字,描繪了惠州“十四五”跨越發展藍圖。(點擊閱讀《建議》思維導圖)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今后五年,惠州怎樣干?惠州“十四五”有哪些看點?南方日報、南方+根據《建議》內容,對相關亮點進行了盤點。
關鍵詞:現代化產業體系
集中力量建設1號公路經濟走廊
根據惠州市委十一屆十次全會的部署,惠州“十四五”發展的“硬任務”是地區生產總值突破6000億元,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要實現GDP突破6000億元,需要現代化產業體系作為重要支撐?!督ㄗh》提到,今后五年惠州要實現的主要目標之一是現代化產業體系更具競爭力。依托“3+7”千億級工業園區、稔平半島能源科技島、惠州灣產業新城、金山新城等一批重大平臺,惠州將統籌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形成“2+1”現代產業體系,打造粵港澳高端制造業基地。
惠州將堅持把發展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構建更具核心競爭力的“2+1”現代產業集群。其中在打造石化能源新材料萬億級產業集群方面,將全面提升大亞灣石化區發展水平,推進稔平半島能源科技島建設,加快惠州新材料產業園建設;在推動萬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化發展方面,將做大智能終端、平板顯示、汽車電子、LED、新能源電池等領域產業規模,加快推進5G、新能源電池、人工智能等前沿產業?;葜葸€將加快培育生命健康產業,打造“醫、藥、養、游”一體化覆蓋、各業態耦合共生的高端健康產業集群。
在鞏固優勢產業領先地位的同時,惠州將積極構筑新興產業體系,培育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做大做強汽車零部件產業,加快氫能產業規劃和發展,前瞻性布局激光與增材制造、石墨烯等未來產業?;葜菹蚝0l展,將充分利用惠州海洋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海洋經濟,促進海洋高端裝備、海洋生物等相關產業集聚優化,積極建設以海島旅游為主的海洋旅游產業集群。
為優化拓展產業發展空間,惠州將集中力量建設1號公路經濟走廊,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新增量發展空間。圍繞建設“千億級園區、萬億級產業”,優化提升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仲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中韓(惠州)產業園3個國家級園區,建設7個千億級工業園區。
關鍵詞:“豐”字交通
著力構筑與周邊城市快速聯通
修路既是發展問題,也是民生問題,惠州正抓緊把路修起來,打通制約惠州發展最關鍵的瓶頸。2019年底,惠州開創性提出打造開放型“豐”字交通主框架,剛過去的2020年,惠州扎實做好“修路抓項目、提效抓隊伍”重點工作,大力推進“豐”字交通主框架建設。
惠州市豐字交通主框架規劃示意圖。
根據《建議》,今后五年,惠州將以“豐”字交通主框架為重點構建“內暢外快”現代交通體系,以高鐵、城軌、高速公路、空港、海港為抓手,構建更為開放快速智慧的立體交通網絡。
通過加快“豐”字交通主框架建設,惠州將著力構筑與周邊城市快速聯通,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與粵東粵北地區之間要素資源便捷高效流動的交通體系?;葜輰嵤皶惩üこ獭?,推進“兩環十射”道路快速化改造以及過江橋梁、慢行道路體系、“五橫五縱”骨干快速路、機場高速等規劃建設,加快形成對外交通高速化、市域交通快速化、城鄉交通便捷化的路網體系。
在空港和海港的“兩港”建設上,根據《建議》,惠州將把惠州機場打造為客貨并重的千萬級干線機場、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的骨干機場。加強惠州港與深圳港聯動發展,整合惠東、大亞灣等地口岸資源,推動航道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海上應急救援體系,加強與深港澳汕合作,構建海上交通走廊,推進港鐵聯運體系建設,著力將惠州港打造成為以石化能源運輸為主的國家沿海主要港口之一。
在市民關注的軌道交通建設方面,《建議》提到,完成贛深、廣汕鐵路惠州段和莞惠城際北延線建設工作,高標準建成贛深鐵路惠州北站和廣汕鐵路惠城南站等綜合交通樞紐,積極推進深惠城際規劃建設,啟動惠大鐵路電氣化改造,推動莞惠城際公交化運營。
關鍵詞:城市品質
構建“1+1+1”國土空間新格局
一流的城市要有一流的生活品質?!笆奈濉?,惠州將加快建設現代化一流品質城市,樹立一流的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理念,全力提升外在美感和內在品質,發掘城市歷史底蘊,加快建設更加智慧安全的現代化城市。
近日,隨著廣汕高鐵惠城南站規劃設計效果圖的曝光,金山新城的建設備受關注,惠州將高標準高起點規劃建設金山新城等城市新增長極,打造未來城市新中心?;葜葸€將對標一流城市做精做細城市微觀規劃設計,整合市域城市空間,推動城市資源要素、人文環境、綜合交通、基礎配套有機融合,全方位提升城市品質。
在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和開發方面,根據《建議》,惠州將推進歷史街區保護與利用,復興傳統風貌區,維護和延續惠州歷史文化名城的風貌特色。在提升城市智慧水平方面,惠州將推進城市管理數字化轉型,建立從基礎設施、數據存儲管理、平臺整合到對外服務的城市大腦。
破解區域發展不協調的問題,根據《建議》,惠州將深入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優化國土空間布局,推動形成主體功能明顯、優勢互補的區域經濟布局。
惠州將構建“1+1+1”國土空間新格局,其中包括優化市域空間布局,按照“一個花園”理念,將北部生態發展區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生態、生命、生活”產業高地。按照“一座城市”標準,集中連片開發南部城市發展區,實現資源高效配置。按照“一個海灣”范式,抓好海洋發展區規劃開發,以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港口和臨港產業集群助力廣東沿海經濟帶建設。
關鍵詞:改革開放
努力構建粵港澳大灣區人才新高地
組建了20個重大項目建設工作專班,創新推出解決企業困難“直通車”機制……當前,惠州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點上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發揚“嶺東雄郡”的雄武氣魄,在守正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用改革帶動和推動惠州各項工作。
根據《建議》,惠州“十四五”的主要目標包括“改革開放更具活力”:“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化,產權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場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市域內外資源要素流通更加順暢,營商環境持續改善。愛才惜才重才用才氛圍更加濃厚,人才配套政策和設施更加完善,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人才新高地。對外開放步伐加快,中韓(惠州)產業園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外貿進出口穩中提質,雙向投資質量顯著提高,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顯著提升。
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惠州將充分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構建與“2+1”產業發展相配套的“1+N”人才政策體系,落實“惠”聚優才行動計劃,優化“產業引才”“平臺引才”“以才引才”機制和平臺建設,形成以業聚才、以才興業發展局面。
根據《建議》,惠州將推進一批關鍵性基礎性重大改革,營造更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一流營商環境。比如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推進國有企業實體化市場化轉型發展;深化產權制度改革,完善土地、房屋、林權等財產征收征用制度;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制度,加快構建“親”“清”政商關系。
深入融入新發展格局,惠州將推進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積極參與國家“一帶一路”建設,以自貿區標準打造中韓(惠州)產業園。
關鍵詞:民生福祉
推動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
“十四五”時期惠州的“軟目標”是建設更加幸福國內一流城市,讓惠州人民過上更加幸福、更加自豪、更加愉悅的美好生活。
根據《建議》,惠州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盡力而為、量力而行,辦好一批改善民生的實事好事,解決一批群眾關注的難事煩事,努力讓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
惠州將大力改善群眾居住出行條件,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提升交通效率,讓城市快起來,優化改造一批市政道路,加快建設一批過江通道、公共智慧停車場,提升公共交通服務質量。
滿足群眾精神生活需求方面,惠州還將加大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推進市美術館等城市文化場館和文化地標建設,加強惠州優秀歷史文化挖掘、保護和活化利用,辦好東江干部學院,推動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匯聚開拓創新、自信自強、競逐一流的強大精神力量。
教育和衛生是老百姓關注的民生熱點問題。惠州將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推動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推進普通高中教育優質特色多樣化發展,大力發展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社區教育和老年教育。建設健康惠州,惠州將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快推進市、縣級公立醫院建設,規劃建設??漆t院,推動鎮(街)衛生院(中心)、村(社區)衛生站規范化建設,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
根據《建議》,惠州將織牢民生保障網,提高就業質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大底線民生保障力度,切實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完善困難群眾、特殊群體關愛服務體系,推進養老托育服務健康發展,擴大多元主體多種方式的服務供給,解決好“一老一小”問題。
【記者】羅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