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手制作創意燈籠,親手包湯圓……2月26日正值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廣州開辦港澳子弟班的學校組織了形式多樣、精彩紛呈的活動,做燈籠、包湯圓、學黨史,讓學生在活動中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把家國情懷“種”在心中。
廣州市越秀區朝天小學學生制作創意燈籠鬧元宵。
朝天小學:
制作創意燈籠鬧元宵
迎元宵,廣州市越秀區朝天小學一年級(4)班港澳子弟班的同學們在教室里制作起創意燈籠。搭框架、剪紙、粘貼……同學們一展身手,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該班學生李同學制作了一個貼有黨徽、蘋果剪紙圖形的燈籠。她說,蘋果寓意“平安”,黨徽則是表達對建黨百年的祝福。
廣州市越秀區朝天小學學生寫燈謎。
朝天小學校長孔虹介紹,朝天小學是全市首批開辦港澳子弟班的小學,現有一年級、二年級港澳子弟班各1個。學校實行“獨立編班+融合教育”組班,安排“雙班主任制+黨員示范崗”師資,開展“國家課程+廣府文化特色”課程,注重“愛國教育+日常交流”培養。
廣州市越秀區朝天小學學生制作創意燈籠鬧元宵。
2020年5月,朝天小學首屆港澳子弟班的同學已加入了少年先鋒隊。寒假期間,他們參與“笑迎盛世春星火我傳承”的喜迎建黨100周年主題研學爭章活動。本學期開學之初,港澳子弟班隊員們就迫不及待與小伙伴分享自己的研學成果。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么響亮……”“唱支山歌給黨聽……”“紅星閃閃,放光彩……”朝天小學二年級港澳子弟班的少先隊員們用嘹亮的歌聲,傳遞“心向黨,跟黨走”的情懷和志向。
廣州市越秀區朝天小學二年級(4)班舉行少先隊活動。
廣州市越秀區朝天小學學生制作創意燈籠鬧元宵。
廣東華僑中學:
包湯圓感受傳統文化
揉面團、調餡、包餡,五顏六色的湯圓就制作完成了。元宵節,廣東華僑中學高二(11)班學生上了一節特別的歷史課,在課上研究元宵文化、制作湯圓。
廣東華僑中學學生包湯圓。
廣東華僑中學校長李子良介紹,廣東華僑中學作為全省唯一以“廣東”冠名的華僑中學,自建校以來就有招收華僑及港澳子弟的傳統,也是率先開設公辦初、高中港澳子弟班的市屬學校。兩年來,學校充分發揮在粵港澳大灣區基礎教育交流合作的橋梁和紐帶作用,目前初中校區初一、初二年級有港澳子弟生35人,高中校區高一、高二年級有港澳子弟班3個、學生96人。如今,港澳子弟班在班風學風建設、綜合素質、競賽成績等方面表現出色。
廣東華僑中學港澳子弟班實行小班化教學,讓每一位學生充分參與課堂互動,讓老師們更能因材施教,設計體現學生主體性的教學活動。設置復合型課程,培養個性特長。港澳子弟班按照國家相關要求開設課程,同時考慮到港澳子弟班實際,開設了如嶺南文化、國學、國際理解教育、STEAM等人文、科技特色課程。此外,為做好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還以主題班會、主題講座,啟動家長導師團,校外職業體驗等形式開展系列職業生涯規劃活動。
廣東華僑中學師生包湯圓。
廣東華僑中學高二(11)班學生董嘉恩說,包湯圓、探究元宵文化,讓自己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霸澋裙澣?,包含著團圓‘家’文化等元素,這些都是傳統節日中的文化精髓?!倍味髡f。
廣東華僑中學學生介紹元宵節文化。
據了解,廣州市基礎教育階段現有港澳臺學生約1.8萬人,廣州積極為港澳籍適齡兒童青少年在穗就讀提供多元化且有質量的基礎教育公共服務。港澳臺學生主要在廣州普通中小學(幼兒園)、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具有國際化特色民辦學校、開設國際課程的民辦非學歷培訓機構中就讀。
為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廣州市從2019年起試點開辦港澳子弟班。目前,全市共有6個區(越秀、天河、南沙、黃埔、花都、白云)9所學校(廣東華僑中學、培正中學、朝天小學、南國學校、廣州外國語學校附屬學校、華南師范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雅正學校、華美英語實驗學校、培英中學)開設25個港澳子弟班,共有港澳籍等學生約600人。
【記者】馬立敏
【圖片】李細華
【通訊員】穗教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