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防護服,我就不是孩子了?!币荒昵?,惠州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惠城區中醫醫院護士劉家怡接受南方日報記者采訪時說的這句話,打動了無數人。
近日,中宣部命名并公布第六批全國學雷鋒活動示范點和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名單。其中,劉家怡入選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成為惠州首位獲此殊榮的個人。
武漢歸來,劉家怡回到醫院繼續工作,但她的人生軌跡已經悄然發生轉變。這一年來,她參加了許多公益活動,向社會宣講抗疫故事、傳播健康理念。談起這份榮譽,劉家怡說,“十分榮幸,也倍感壓力?!痹趧⒓意磥恚卒h精神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了人民的事業無私奉獻。學雷鋒就是要做好事,樂于奉獻。對于醫護人員來說,應該更多地給予患者人文關懷,在疫情面前,不畏艱險沖鋒在前。
“我要弘揚雷鋒精神,不斷學習提升技能,做好本職工作,以我的微薄力量帶動身邊人、幫助更多人。這份榮譽也將激勵我繼續前行,讓我把工作做得更好,照顧好每一位病人?!眲⒓意f。
“到湖北去”
時間倒回2020年2月9日,惠州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出征湖北。彼時,劉家怡還未滿20歲,是隊伍里唯一的“00后”。
惠城區中醫醫院院長甘振雄至今依然記得劉家怡報名時的場景。2月8日是元宵節,當天晚上,醫院接到緊急通知,要求派出3名醫護人員,參與惠州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皠⒓意堑谝粋€報名的,當時她還在值夜班,第二天早上匆匆回家收拾了簡單的行李,就跟著隊伍出發了?!边@讓甘振雄很感慨,“我感覺到了這一代年輕人的擔當和責任?!?/p>
“到湖北去!”這像是一種使命,在疫情形勢最為嚴峻的那段時間里,更是不少醫護人員毅然作出的抉擇。
對于劉家怡來說,“到湖北去”或許有著更多的意涵。那時的她參加工作僅僅兩年,是廣東支援湖北醫療隊中年齡最小的隊員,“說完全不緊張不害怕是假的,但是到了武漢,看到大家都在一起的時候,感到很安心!”劉家怡說,家里人的全力支持,以及身邊同伴的并肩作戰,給了她足夠的勇氣。
初到武漢,進艙的頭一周,劉家怡在武漢東西湖方艙醫院負責艙內護理。作為隊伍里最年輕的成員,劉家怡不久就被調整到出艙口,負責指導人員脫防護服和進行物品消殺。
這顯然是一項非前線的任務,“開始還沒有完全適應,總覺得自己做得太少。前輩們沖在最前線,我希望盡己所能?!眲⒓意f,“我要守好這一關,讓大家安全走出這個艙?!?/p>
事實上,“守關”的工作并不輕松。除了醫務人員,警察、安保、保潔人員等每天也會進出隔離病房,只接受過簡單培訓的他們,脫下防護服每一個步驟幾乎都需要指導。
這也意味著,在連續6個小時的上班時間里,劉家怡總是要不停地講話、重復指導動作。
“感覺頸椎間盤都要突出了?!眲⒓意稳荩雷o服裹得很緊,因為擔心崩開都不敢做大動作,脖子一直是前傾狀態。更難受的是N95口罩造成的窒息感,就像是6個小時被人捂住鼻子,脫了口罩才恢復正常。
除了身體上的疲憊,她還要面臨逼仄環境下的心理壓力。方艙里臨時搭建的6平方米左右的板房,是劉家怡每天工作的崗位,一頭連接污染區,一頭通往清潔區,僅靠4臺抽風機交換新鮮空氣。每天,她都要在板房里待上6個小時,等待出艙人員,協助他們科學安全地脫防護服。撕膠布、脫帽子等看似簡單的動作,她都盡可能細致小心,“如果動作幅度太大,容易產生氣溶膠,粘在頭發上就有感染的危險。”
感染的危險也曾不止一次地逼近。在一次穿著防護服的工作過程中,劉家怡突然感覺呼吸困難,不得不扶著墻走出門透氣。脫下防護服時,她發現因為缺氧,胳膊都變色了。另一次是在處理醫療垃圾時,她不小心把手套戳了個孔,為此擔心了好幾天。
“很多事情現在回想起來覺得輕巧,但當時的恐懼,只有真正經歷過的人才會明白。”說完,劉家怡不忘開了個玩笑,“不過現在想起自己當時的樣子,甚至覺得有點好笑?!?/p>
特殊的20歲
在武漢期間,劉家怡度過了自己20歲的生日。
武漢,是劉家怡去過最遠的地方,在武漢支援的一個多月,也是她離開父母最長的時間。
劉家怡的20歲和同齡人有些不同。當劉家怡出征湖北時,她的許多同齡人還在念大學,這時的她已經參加工作兩年了——讀完中職護理專業后,18歲的劉家怡就開始進入醫院,成為一名護士。
盡管已有兩年的工作經驗,劉家怡看起來仍顯稚嫩。談起食物和寵物時,她總是忍不住眉飛色舞,眼里有掩飾不住的興奮。
即便是在武漢支援抗擊疫情時,這位年齡最小的隊員也有著自己獨特的放松方法——休息的時間里,劉家怡總是睡覺,又或是看電視劇,對她來說,這是調劑心情的最好方法。她每天都要和父母視頻通話,母親總是提醒她“做好防護,別用手摳眼睛”,她猜測母親一定是在網上做過功課。
懂事的她每天都和家人報平安,顧及父母的感受,她很少談論起自己的工作細節?!耙驗槲乙埠芎ε?,會控制不住掉眼淚。在武漢的時候,也只是跟他們分享我的日常而已,比如說今天吃什么菜,下班了我在睡覺,等等?!?/p>
“等回去了,我要每天三頓都吃麥當勞,和我爸媽一起?!痹谖錆h接受記者采訪時,她盼著疫情早日結束,又流露了出孩子氣。
實際生活中,劉家怡是個愛熱鬧、性格有些跳脫的姑娘,朋友圈記錄了吃貨的幸福生活、“00后”的美顏自拍、遇到的流浪貓……她也容易哭鼻子,比如壓力大的時候、想家的時候。
從武漢返回后惠州后,劉家怡繼續參加早在2019年就開始的大專函授課程。劉家怡說,在武漢的這段經歷,讓自己真正感受到什么是“長大”:“大家總會說我們很勇敢這樣的話,但我心里是希望能真的做到勇敢,能和他們的表揚符合,繼續不斷努力學習,向著好的目標前進。”
因為接受媒體采訪,在湖北抗疫期間,劉家怡的故事就在網上廣泛傳播,面對贊譽,劉家怡說:“我不是什么英雄,只是做了應該做的?!?/p>
2020年3月20日,圓滿完成任務的劉家怡回到惠州?!爸孕母兄x關心和掛念,如今平安回來,又可以一起并肩戰斗?!眲⒓意谖⑿排笥讶懙?。很快,她又滿懷熱情地投入工作,“為了能更好服務我的病人,照顧我的患者,為了青春無悔!”
2021年1月,劉家怡調任惠城區中醫醫院院感辦負責人,這份工作與她在武漢的抗疫經歷息息相關——院長甘振雄對她有著更多的期待,“疫情背景下,院感防控是醫院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們打算把劉家怡派出去繼續接受專業學習,學精學透院感防控的專業知識?!?/p>
這一年來,工作之余,劉家怡還通過惠州市教育局、南方日報惠州新聞部聯合錄制的“戰疫英雄青春榜樣”特別思政課,與惠州近百萬師生分享援鄂經歷?!艾F在我更懂得何為責任與價值,我要努力進步,為守護人民健康持續奮斗?!眲⒓意f。
【對話】
“一定會再去武漢看看”
南方日報:如果沒有那次支援湖北經歷,你想象過你20歲是什么樣子嗎?
劉家怡:應該是一邊工作一邊讀書,回到家跟父母撒嬌的小女孩。
南方日報:想過再去武漢看看嗎?
劉家怡:有。一年前撤離武漢的那天,我和隊友們約好今年的這一天一起再去武漢看看。因疫情原因,這個約定要延后實現了。等時機成熟,我們一定會再去武漢看看的。
南方日報:“穿上防護服,我就不是孩子了”感動了很多人,是不是在你決定參與支援湖北的那一刻,就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
劉家怡:可能大家覺得我們“00后”這一代還比較小,但其實我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當時記者問我的時候,我是脫口而出,我覺得這個工作我能做,我也能幫到大家。大家總會說我們很勇敢這樣的話,但我心里是希望能真的做到勇敢,繼續不斷努力學習,向著目標前進。
南方日報:你怎么理解雷鋒精神?
劉家怡:“學雷鋒”這三個字從小就聽說,在我的認識里,“學雷鋒”就是說好話,做好事。學習雷鋒精神并不意味著要做轟轟烈烈的大好事,而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盡己所能與人為善,醫院里有一些獨自住院的老人,時不時給他們倒一杯水,噓寒問暖,盡力去照顧他們,也算是弘揚雷鋒精神。對于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這份榮譽,我最想感謝的是黨和國家,所以我在武漢的時候提交了入黨申請書,現在是入黨積極分子了,以后繼續為人民服務。
南方日報記者 廖鈺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