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履新一周的佛山代市長郭文海最近在當地票圈中頻頻“刷屏”。
受到關注的是幾場頗為頻密的政務活動:履任后馬不停蹄召開3場座談會,兩天內至少與16名企業家、11名市直部門或單位負責人、5個區的區長和副區長面對面晤談;在參加一場村改動員大會時又真情流露,幾度動情哽咽。
第一時間進行調研或座談,盡快熟悉工作、掌握情況,是黨政主官走上新崗位打開局面的慣常。但短時內舉行如此高頻度的座談并不多見,這既反映出鮮明的個人風格,也透出其謀政思路。
.與企業家互加微信
最受關注的,是12日履新當天下午與企業界的座談會。
這場座談長達兩個半小時,總共有16家企業代表參加,來的都是佛山當地具有代表性的支柱型制造企業,比如美的、海天、格蘭仕、一汽大眾佛山分公司等,一定程度上是佛山經濟特別是佛山制造的“代名詞”。
為什么選擇制造企業?或許郭文海在座談中的一句定性能說明問題:制造業是佛山的傳統產業、優勢產業,也是佛山經濟抵抗風雨的底氣所在。
這些企業紛紛提出希望市長加以解決的難題,包括用工短缺、產業工人公寓供給不足、佛山本土產品出口轉內銷等問題,這實際上也代表著佛山制造“成長中的煩惱”。
針對用工短缺,郭文海“支招”:安排順德一所技工學校與企業合作辦學,一道培養人才。而針對產業工人公寓建設的新情況新問題,則要求在場的相關職能部門深入研究。
現場一些互動頗有意思。比如美的總裁方洪波本來要出差,但特意抽空參加,在匯報完有關情況后,郭文海一邊說“聽說你等會還要出差,你先去忙。你把美的發展好就是對佛山最大的貢獻”,一邊走到方洪波旁,握住他的手,把他送出會議室。
互動的高潮在座談的尾聲,當郭文海表態“企業家們有問題可以直接找我”時,有企業代表提出加微信請求,立即得到郭文??隙ù饛?,后者拿起手機繞場一圈,與現場企業家掃碼互加好友。
拼經濟的高頻詞
三場座談的主題,無一例外都是經濟,被明確是“工作的重中之重?!?/p>
對于盯住抓經濟,郭文海在座談中是這樣解釋的:“一連召開三場經濟工作座談會,就是希望市、區兩級凝心聚力找準當前經濟工作短板問題,精準發力,全力推動經濟發展在現有基礎上取得新成果?!?/p>
作為制造業大市、經濟大市,佛山目前是廣東唯一一個經濟體量過萬億元的地級市,省里賦予佛山、東莞“當好地級市高質量發展領頭羊”的使命定位,穩住經濟基本盤、保持健康平穩的增速,對于支撐全省經濟大局、發揮好對其他地市的示范帶動作用,可謂至關重要。
在分別面向市直部門單位以及各區負責人的兩場座談中,郭文??谥械年P鍵詞高度一致。
比如兩次都提到推動“傳統制造業數字轉型”,郭文海將之定義為是“佛山經濟強身健體的重要路徑”,要求財政要加大投入力度。
事實上,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廣東一項重點工作。3月21日,全省召開工作推進會,專項部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工作。集聚諸如家電、家居、機械裝備、金屬加工等大量傳統優勢產業的佛山,走數字化轉型之路顯得更為緊迫。
另外,郭文海也再三對企業“小升規”和招商工作作出部署。其中前者要求一家家企業上門服務,深挖企業“小升規”潛力。同時盡早做好今年任務分解表,全力服務幫助企業做大做強;后者則作出系統部署,除了要求市級層面研究出臺政策、搭建平臺,區、鎮兩級也要強化招商引資主體責任,合力做好大招商。
可見,近期開展經濟工作的施政思路,已經清晰明了。
上述工作重點也在郭文海16日首次主持召開的市政府常務會議上進一步證實。在近期經濟工作重點任務中,“制定實施千企數字化轉型升級行動方案”和推動企業“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招商引資工作位列第一、二、四項。
“村改”書記
此前,郭文海在順德主政三年半,大力推動村級工業園改造,這不僅貫穿整個任職期間,甚至成為其在當地最大的施政印記。
這種印記在此次任職調整前后也有跡可循。在以順德區委書記身份公開出席的最后幾場政務活動中,主題大多圍繞村改而展開。比如3月31日,郭文海專題部署村級工業園“應改盡改、應拆盡拆”工作,要求力爭“七一”前基本完成、年底全面完成村改任務。
就在履新召開的三場座談會之后,郭文海也在順德容桂一場村改攻堅會上亮相,動情回顧順德村改的工作點滴,并數度哽咽、淚紅眼圈,足見對村改工作獨特的情愫。
巧合的是,這距離順德2018年召開千人動員大會轟轟烈烈部署推進村改,恰好過去三年。
郭文海上任順德區委書記不久就在調研中發現:當時的順德已經缺乏發展空間,土地開發強度超過50%,需要減量規劃,社會各界尤其是企業家強烈反映產業空間嚴重不足。
另一方面,大量曾經作為順德“工業產床”的村級工業園,面積占已投產工業用地70%,卻只貢獻4.3%稅收,落后產能、安全生產隱患和環境污染問題高度集中。
因此,在郭文海上任半年后,順德下定決心將村級工業園改造定為“頭號工程”,意圖通過空間騰挪突破順德產業升級、環境保護、城市形態構建等發展瓶頸。
根據郭文海后來的回憶,“村改”在當時是一條沒人走過的路,面臨既得利益者反對、干部存在畏難情緒等難題,改造初期“不知路在何方”,對干部隊伍和個人而言都是背水一戰。
為了打贏這場沒有退路的戰斗,在全區大會上,郭文海明確:哪個鎮街推不開,直接問責鎮街書記,而不是分管領導。
這場全區總動員,誕生了許多在當地耳熟能詳的詞匯。比如將轄下十個街鎮列為“十大軍團”,以村改實績作為考核標準,引導鎮街之間比學趕超;完成拆除整理面積超過1萬畝的鎮街,還要授予“萬畝奔騰”的牌匾。
經過近三年攻堅克難,順德村改大勢已成,今年順德將決戰3萬畝改造任務,在“七一”前實現應改盡改、應拆盡拆,屆時村級工業園將總體退出順德歷史舞臺。
隨著郭文海的履新,順德的經驗將加快在佛山全市推開。在13日面向各區負責人的座談會中,郭文海便提到,村級工業園改造是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要抓緊成立市村級工業園改造領導小組和辦公室,特別是要將順德、南海政策推廣到其他區,助力全市決戰決勝村改總攻堅。
相關工作已經加快腳步。郭文海履新后的首個市政府常務會議原則同意了佛山今年第一批市向各區下放的權責清單事項目錄,前期市級下放至南海、順德的村改政策措施及審批事權,也被同等下放給禪城、高明、三水三區,從而實現了全覆蓋。
事實上,順德的村改對于先行工業化的珠三角而言同樣具有參考意義。隨著產業用地緊缺,珠三角各地不得不向存量用地要新的發展空間,改造早年的工業園區勢在必行。
在這方面,走在前面的順德可資借鑒。去年12月,全省村改現場會在順德召開。如今村鎮工業集聚區升級改造已經成為省委、省政府一項重點工作,三年行動方案也有望于近期出臺。按照計劃到明年底,珠三角地區實施改造面積3.6萬畝以上,這其中借鑒推廣的恰是順德的村改經驗。
【撰文】駱驍驊 汪祥波
【視頻來源】佛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