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24日電 題:親歷者講述中美“乒乓外交”的故事
新華社記者潘潔、馬卓言
50年前,“以小球推動大球”,“乒乓外交”開啟了中美關系正?;臍v史進程。
50年后的今天,回憶起那段歷史,當年賽場上的乒乓球運動員們侃侃而談。
4月24日,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國家體育總局、中國美國人民友好協會在京共同主辦紀念中美“乒乓外交”50周年活動。
不為人知的歷史故事,津津樂道的軼聞趣聞,“乒乓外交”的歷史佳話似乎又重現在人們眼前。
“他激動得把咖啡撒向空中”
1971年春,第31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在日本名古屋舉行,中國隊在中斷兩屆之后重新參賽。美國運動員科恩的一次偶然“搭錯車”,開啟了一段“乒乓外交”佳話。
“說到‘乒乓外交’,有一個人不能忘記,那就是時任美國乒乓球代表團副團長哈里森,是他主動提出訪華要求的?!逼古仪蜻\動員、“乒乓外交”親歷者吳新民說。
哈里森提出這一要求時,其實并未抱有太大希望。得知中方的正式訪華邀請后,正在喝咖啡的哈里森竟激動得把咖啡當香檳一樣撒向空中。
4月7日得到訪華邀請,8日臨時改簽機票,美國代表團的時間非常緊張,以至于連比賽開場前雙方按慣例交換的隊旗都沒有準備?!爱敃r在上海那場比賽的交換隊旗環節,只有我給了他們上海隊隊旗,美方隊長霍華德干脆拿出一只自動鉛筆作為交換禮物?!眳切旅裾f。
坦率,是“乒乓外交”親歷者姚振緒對美國隊員的最大感受。除了和中國隊員切磋球藝,美國隊員也期待走近中國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據姚振緒介紹,在中方組織美國隊員參觀人民廣場、人民公社和彭浦新村時,科恩不愿意跟隨大部隊,提出要自己去找一戶人家看看,當即就得到了同意。于是科恩隨機敲開了一位上海阿姨的家門。當時阿姨正在煮紅燒肉,便請他吃一點??贫鲊L后大呼好吃,開心得像個孩子。
“以‘微弱優勢贏’的待客之道”
中美乒乓球友誼賽,顧名思義,“友誼第一,比賽第二”。
“按照當時‘有輸有贏’的原則,加上美國隊員多是業余選手,為了體現友誼,我和雷塞克的那場比賽,我們有意讓他贏。”吳新民說,盡管要“讓球”,但他并沒有完全放棄比拼,而是盡量做到“讓”得有藝術,不讓觀眾看出端倪。
姚振緒和科恩的對決是當時在上海舉行的中美乒乓球友誼賽最后一局?!扒懊鎯删执虺闪似绞?,最后一局有人擔心我贏不了他。”姚振緒笑著說,“乒乓球贏不了美國,還打什么乒乓球。既然要贏,我就一直保持著領先。比賽結束后科恩還感謝我和他進行了一場認真的對決呢!”
吳新民認為,那場“以微弱優勢贏”的友誼賽,正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待客之道?!拔覀兗热话芽腿苏埖郊依锪?,就不會‘以強凌弱’。畢竟是友誼賽,我們會照顧對方的面子。中國即便強大了也不會稱霸,乒乓球就是很好的例子?!?/p>
“能否幫我買一雙中國球鞋”
中國乒乓球隊員的球技之高,讓美國隊員很開眼界?;蛟S是愛屋及烏,一些美國隊員對中國隊員用的球拍、衣服和鞋子也很羨慕。
吳新民告訴記者,比賽結束后在上海參觀訪問期間,雷塞克曾走街串巷四處尋找,一心想買一雙吳新民腳下的那種球鞋,可是找來找去就是找不到“同款”。
“我們的球鞋都是橡膠廠為運動員特制的。因為生產能力有限,市場上根本買不到?!眳切旅裾f,后來經組織同意,他到倉庫領了一雙新鞋送給了這位美國朋友,對方感激不已。
雖然遠隔重洋,但“乒乓外交”的經歷成為這批中美運動員乃至家人間特殊的情感紐帶,數十載未曾淡薄。
當年科恩的母親來中國游玩時,姚振緒還專門接待了她,請她吃烤鴨?!八龑χ袊裁炊几信d趣,吃烤鴨時還特別喜歡旁邊的小鴨子擺件。她還很高興地說,沒想到科恩在中國有這么多的朋友?!?/p>
姚振緒說,“乒乓外交”的佳話說明,人民間的交流有助于推動兩國關系進程。在中美關系進入新的十字路口的關鍵時刻,期待通過相關紀念活動,增進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誼,盡快重啟兩國各領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