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2歲大的女孩思思(化名)隨父母一同前去陽江海陵島游玩。5月3日下午4點,思思正在旅店房間內玩耍,不料海風吹關房門,隨著孩子一聲撕心裂肺的慘叫,父母發現思思的右手拇指竟被房門夾斷了一半!
傷情刻不容緩,在當地簡單包扎后,父母決定返回廣州治療??紤]到節假日交通擁堵,思思的父母當即報警求助。茫茫車流中,一場與時間的驚險賽跑,在陽江、江門、珠海、中山、佛山、廣州六地上演。從陽江到廣州兒童醫院接近240公里的車程,在6城交警的護航下,思思成功在當晚22時30分許安全抵達廣州兒童醫院。
此時,距離思思受傷已經過去了近7個小時,家長心急如焚。廣州兒童醫院骨科醫生打開思思手指上纏繞的繃帶,只見思思右手大拇指指甲處一道深深的傷口,整個指尖斷了將近3/4,只有指腹1/4的軟組織相連。
思思的母親擔憂地問:“什么時候可以手術?手指還能保住嗎?”醫生護士們一邊緊急有序做手術準備,一邊安撫思思和家人。女童手指末端的顏色尚紅潤,及時手術有很大希望能保住手指。
5月4日凌晨1點鐘,思思的各項術前檢查指標安全,可以馬上手術。該院骨科洪愷主治醫師清洗了傷口,仔細修補了斷裂的指尖和甲床。1點50分,守候在手術室門口的思思父母等來了好消息:“手術順利完成!”大家懸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
6城交警護航的斷指女童手術順利
專家提醒,像思思這樣手指被夾傷的小朋友,醫生們每個月都能見到十多個,最常見的“兇手”就是門、電梯以及其他重物。一旦受傷了,該怎么辦呢?當兒童手指不小心被夾傷,家長首先要消毒、止血、包扎,家庭中可以常備一些消毒碘伏和無菌紗布、繃帶、膠布,盡量不要用含酒精的消毒液,以免刺激傷口,更不要聽信各種偏方土方。如果肢體完全離斷,要將斷端放于清潔、干燥、低溫的環境中,攜帶斷端一同就醫。
家長給孩子包扎前,可以先用手機照下傷口的照片,給醫生做初步的判斷,可以一定程度上減少反復打開傷口觀察傷情又重新包扎的次數。如果輾轉了多家醫院,也要帶好之前就醫做的檢查結果、病歷等資料。
另外,對于一些較大的傷口,兒童受傷后家長盡量不要喂食。喂食后,患兒哭鬧可能會引起嘔吐,有誤吸窒息的風險。此外,和成人不同,兒童手術多數需要全身麻醉,進食也會影響麻醉準備的時間,延誤手術。對全身麻醉而言,固體食物要求禁食至少8小時,6個小時內最好不要喝奶(母乳是4個小時)。
麻醉手術前兩小時可飲用的是清飲料,但總量要控制在5毫升/公斤體重(或總量300毫升)以內。清飲料是指清水(例如白開水)、碳酸飲料、糖水、清茶和黑咖啡(不加奶),也包括沒有渣的果汁。值得注意的是,含酒精的液體、牛奶及配方奶,不屬于清飲料,不然也存在嘔吐誤吸引起窒息的風險。
專家建議,小朋友們好奇心強,對危險的認知、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弱,是意外傷害的高危人群。家長要對環境中各種因素提高警惕,隨時保持自己的孩子在視線中,及時遠離危險。
【記者】朱曉楓
【通訊員】周密 李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