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制造業單項冠軍現場會暨2021年第二期培訓班在廣州召開,來自河北、山東、浙江、河南、福建、江西、廣西、江蘇等10余個省份和省內各地市共260余人參加會議。
本次會議由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主辦,廣州工業經濟聯合會承辦,工信部、省工信廳、市工信局領導出席活動。
會議邀請到了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為培訓班作“培育壯大制造業優質企業,新擔當推動‘十四五’新發展”主題講座,對2020年第五批制造業單項冠軍開展情況以及“十四五”時期工業界的新使命、新擔當作了梳理和分析。
他表示,2020年第五批制造業單項冠軍共有185家企業入選,這些企業符合國家戰略,擁有多項關鍵核心技術;科技創新能力突出,具有更強成長性;長期聚焦主業,進入全球高端;突出融合共生,形成了先進產業集群。
李毅中同時指出,近年來單項冠軍的梯度培育體系不斷完善,下一步還需從政府引導、具體幫促、金融支持、示范推廣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在“專精特新”規模水平、層次化培育、發展均衡程度、聯動協調機制、精準服務等方面多下功夫。
李毅中強調,我國工業制造業在GDP中占比近些年出現過早過快下降的狀況,應引起中央和社會的重視,要正確把握工業在“新征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千方百計保持工業增加值增幅與GDP增幅相當,提高工業增加值要有產量的增加,更要靠提質降本。要堅持科技創新,加快數字化轉型,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增強自主可控;工業是二氧化碳的主要排放源,要有責任擔當,調整產業、能源和產品結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注重開發應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要保障能源、資源安全;制造業企業向服務型延伸進入市場,堅持企業是創新和市場主體。
目前,廣州的工業已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2021年一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111.29億元,同比增長34.2%,具備培育制造業單項冠軍巨大的產業優勢,截至2020年,廣州市已有10家企業成功評為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
下一步,廣州將建立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梯度培養體系,對于庫內符合條件的企業積極發動其申報,爭取廣州市國家級單項冠軍入選數量再上新臺階;以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為目標,出臺廣州優質產品推廣應用實施細則,探索出臺創新成果推廣應用措施;研究制定相關獎勵政策,支持企業創新發展,促進財政、土地、人才等各類要素資源向制造業單項冠軍等優質企業集聚。
【南方+記者】李鵬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