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生于臺中的客家人。13年前,我第一次踏上大陸土地,從澳門拱北口岸去廣州,那時廣州塔正在建設當中,后來我在深圳也住過蠻久……”回憶起與廣東的情緣,華僑大學博士后、北京大學博士張立齊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他個性率真坦誠,為人友善儒雅。
但聊起臺灣的現狀及未來走向,張立齊下意識拉高了聲調,話語中傳遞出對臺灣現狀與未來的憂慮?!芭_當局自己的政策有問題,但卻一直在怨天怨地、怪東怪西,明明已經造成疫情擴大,卻不知檢討,對防疫抱著很僥幸的心理。”他說。
在張立齊看來,民進黨當局存在“篩查雙標”“檢疫雙標”“疫苗雙標”等一系列問題,把政治考量凌駕于防疫之上,對新冠病毒玩起“鴕鳥政策”,絕非臺灣老百姓之福。
“臺當局何時能讓基層民眾接種到疫苗?經濟何時能恢復到正常水平?如果不扭轉目前局面,長期下去臺灣民眾的處境會更艱難,可能會衍生出更多的社會問題?!彼f。
民進黨貽誤防疫時機
拿民眾性命開玩笑
閱政觀:臺灣疫情正日趨嚴峻,尤其以“雙北”(臺北、新北)最為嚴重。5月26日,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院長吳明賢在社交網站發文“求救”,稱該院現在非常緊急,已經“超量”,呼吁臺當局盡快想辦法。臺灣疫情告急,你有哪些觀察?
張立齊:民進黨當局的疫情防控政策是有問題的,卻一直怨天怨地、怪東怪西。在防疫方面,臺當局抱著一種很僥幸的心理。
過去,西方媒體時不時把臺灣作為防疫典范,有政治方面的考量。我注意到,美國《紐約時報》年初在一篇關于臺灣抗疫“驚人成功”的報道曾提問,“這座島的好運還能持續多久?”現在看,這個運氣已到頭了。
臺灣在疫情防控方面秉持雙重標準,對大陸地區的防范非常嚴,而對歐美疏于防范。前幾日,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引入一個新概念——“校正回歸”。其實,明眼人看得出來,臺當局過去曾謊報或者瞞報疫情信息,一直等到近期疫情大暴發實在瞞不住了,然后才把過去隱瞞的疫情信息再報回來。為此,臺當局拋出了系統延遲、行政程序緩慢等借口,其實是在自欺欺人。
第一個,臺當局本身防疫政策存在重大失誤,需要從嚴來檢視;第二個,在意識到之前政策出問題后,臺當局不愿承認錯誤,而是用綠媒自我催眠、自我洗腦,拿老百姓性命去開玩笑。其實,這是在貽誤島內疫情防控的時機,致使臺灣疫情事態持續惡化,疫情出現重大“破口”。
當前,由于臺灣本土疫情嚴峻,從“中央”到地方政府均呼吁民眾待在家里。臺北市長柯文哲直接就講,不希望民眾在停課時出游,或是包游覽車出去玩。但是,臺灣地區疫情指揮中心負責人陳時中卻還在猶豫不決,日前再一次公開拒絕立即大規模增加檢測次數,說要繼續研究。現在,陳時中的光環效應已經被瓦解掉了。
臺當局“政治化”疫苗短缺問題
閱政觀:目前,臺灣僅1%的人口接種了新冠疫苗,臺當局遲遲給不出下一批疫苗抵達臺灣的時間表。隨著新一波疫情從“雙北”迅速蔓延到整個臺灣地區,島內曾經的“防疫神話”破滅。
張立齊:前些日子,島內的親戚朋友給我發來了一些照片。我看到,臺灣的馬路上沒有什么人,高速路上車很少。在大陸,疫情防控舉措取得了良好成效,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如今在經濟復蘇方面,大陸和臺灣的差距已經很大了。
其實,從去年大陸地區不斷完善防疫措施,以及推出多款新冠疫苗,島內不少統派團體和政治人物,就已經意識到大陸的防疫效益要高于臺灣。那時,有些人開始呼吁加快新冠疫苗采購速度,接受使用大陸疫苗。
然而,民進黨當局沒有任何動作,還一直在等待西方國家的疫苗,白白錯失了建立群體免疫屏障的機會。民進黨始終沒有搞明白的一個問題是,大陸疫苗的安全性已經獲得國際社會認可。
這兩年,我因工作原因在北京和廈門兩地跑。去年年前,我在廈門接種了大陸的新冠疫苗,效果很好。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大陸新冠疫苗接種的速度之快、效率之高。我在北京居住的小區附近,就可以看到新冠疫苗移動接種車。還有工作人員用廣播,告知附近居民可以預約登記接種新冠疫苗。
但在臺灣則是另一番景象。一方面,臺當局推行防疫“政治化”致使疫情加劇;另一方面,臺灣疫苗短缺問題嚴重,民進黨又在“政治化”疫苗短缺問題。
當前,民進黨當局沒能力買到足以讓臺灣民眾群體免疫且經國際證認的疫苗,卻又頑固抗拒大陸疫苗,已經導致島內民眾錯過了防護時機,造成疫情擴大的嚴重后果,但它還是不知改進。
難道蔡英文等人已經被自己的綠媒包圍,一點看不到民眾的訴求,聽不到批評的聲音,甚至根本就感受不到民眾的痛苦。我覺得這個事情很嚴重。未來在臺灣,可能還會有更糟糕的問題顯露出來。
臺灣已淪為美國的利用對象
閱政觀:民進黨當局自夸“臺美關系史上最佳”。如今島內本土疫情急轉直下,外界都在看美國是否會援助疫苗。
張立齊:“臺美”關系真是史上最佳嗎?我想,這無疑是民進黨當局在自夸。這種所謂的“史上最佳”,導致臺海局勢緊張升溫,島內民眾的緊張情緒也隨之升高。那么,這種“史上最佳”有何意義呢?
很明顯,美國的所作所為,只是滿足了美國自己的利益。而臺灣當局,用島內民眾的血汗錢在“犧牲”,換取美國對臺灣的一點施舍、憐憫??梢哉f,臺灣已然淪為美國的利用對象。吃虧受害的,終歸是臺灣百姓。
疫情發生以來,美國給予臺灣的實質性支持,以及新冠疫苗援助都很有限。現在,這種支援根本就不夠。
要知道,疫苗短缺是當前不少國家和地區面臨的一大難題。美國如果真要支援他國抗擊疫情的話,我認為肯定會優先向盟友國家傾斜。至于臺灣地區,今后能否獲得美國的新冠疫苗,面臨很多未知數。第一個問題是需要等待較長時間。第二個問題,根據“美國在臺協會”(AIT)負責人對媒體的最新表態,臺灣目前確診數仍較低,對臺灣再次控制住疫情有信心。按照美方邏輯,只有島內疫情更嚴重一點,美國才會向臺灣地區出售疫苗。美國這明顯是在本末倒置。
當前,島內民眾希望盡快獲得更多新冠疫苗,就是希望能防范疫情繼續擴散。對美國的陰謀詭計,不少臺灣民眾其實都了然于心。
臺灣出現“休克”前的征兆
閱政觀:近期臺灣頻繁出現大停電、停水,還有像臺鐵事故也頻發,島內輿論批評民進黨施政無能。但臺當局一方面拒絕大陸援助,又借各種理由挑釁兩岸關系。對此你怎么看?
張立齊:我之前聽過一句話,“民進黨不倒,臺灣不會好”。停電停水,以及公共安全事件,以后仍有可能會發生。一個原因在于,民進黨實際上已經把大量資源放到自己的荷包中,而不是拿出來為臺灣的發展建設作貢獻。
另一個原因是,民進黨當局在兩岸中推行大量的對抗性政策。他們用臺灣民眾的錢去討好美國,拿本可以用來改善民生的錢不斷向美求購武器,企圖以武拒統,造成資源分配的錯位。加上現在島內新冠疫情來勢洶洶,單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攀升,對臺灣社會沖擊巨大。我感覺,臺灣現在已經有了“休克”前的征兆。
對民進黨的高層官員來說,他們自己是不痛不癢的。所有的痛苦和傷害,都會轉嫁到臺灣的基層民眾身上。
我堅信,改善兩岸關系才能改善臺灣經濟。只有兩岸關系盡早回到和平發展的正確軌道上來,臺灣老百姓的生活才能回到一個正常的軌道,才能實現更好的發展。如果民進黨當局繼續發布謀“獨”挑釁言行,秉持對抗性思維處理兩岸問題,臺灣老百姓恐怕只會繼續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統籌】盧軼
【采寫】龔春輝
【視頻剪輯】周鑫宇
【實習生】黃曉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