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廣州10月20日電 (許青青 肖建喜)由廣州中醫藥大學籌建的全國首家抗疫文獻館20日揭牌,該館收藏了164件實物藏品,以及數萬件文獻資料。鐘南山為該館題館名“抗疫文獻館”。
今年6月,廣州中醫藥大學啟動了抗疫文獻全球征集。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張忠德教授擔任征集代言人,并率先捐贈了包括其最新出版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醫案精選》等個人著作10種,共150冊。
截至目前,該館共采集到包括歷代抗擊疫病的中醫藥古籍、嶺南地區中醫藥文獻等紙本外文圖書167種、紙本中文圖書798種、紙本古籍134種、數字化文獻9276種、學位論文34605種、報道文獻16722條、學術論文4992種、視頻343個、實物藏品164件。
記者在該館看到,實物藏品中有一套用隔離衣制成的藍色“戰地婚紗”,引人注目。據介紹,疫情爆發之初,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護士唐杏杏主動推遲婚禮、請纓援鄂。在援鄂期間,同行隊員們就用隔離衣為她改制婚紗,并舉行了線上“婚禮”。
館內藏品還包括:張忠德等國家中醫醫療隊(廣東隊)隊員簽名的防護服,中國赴馬來西亞抗疫醫療專家組成員簽名的旗幟,還有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援鄂醫療隊隊員在援鄂期間寫就的大量中醫處方手稿、中醫護理方案、護理記錄等。
張忠德表示,南粵之地由于地理氣候原因,傳染病多發,南粵歷史相當一部分就是南粵人民同各種疫病斗爭的歷史。地處南粵、新中國最早創辦的中醫藥大學之一的廣州中醫藥大學將全球抗疫的資料、史料加以保存、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他希望“通過建設抗疫文獻館,及時總結、挖掘中醫以及中西醫結合抗疫的成果,為今后中西醫應對新發、突發疫病提供一個專業平臺,不僅造福南粵人民,更造福全人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