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武漢解放大道上,有一座特別的天橋:這里鐫刻著抗疫中支援湖北醫療隊的名稱和人數,把人們的記憶拉回到2020年那段同心抗疫、共克時艱的日子。
阻擊疫情,搶救生命!滿懷對人民的赤誠和對生命的敬佑,廣大醫務人員挺身而出,舍生忘死,用血肉之軀筑起阻擊病毒的鋼鐵長城。
白衣為甲,逆行出征他們缺席團圓不負生命重托
2020年,號角吹響。
疫情暴發,本該喜慶團圓的新春佳節成為防控壓力巨大的至暗時刻。在國家和人民的需要面前,醫務工作者義無反顧。
人民軍隊醫務人員召必至,直抵核心戰場;54萬名湖北省和武漢市醫務人員同病毒短兵相接;346支國家醫療隊、4萬多名醫務人員毅然趕赴前線。
“我們在60小時內完成病區驗收及開科準備,開科不到3小時,48張床位全部收滿?!睆V東醫療隊領隊、廣東中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鄒旭說。
沖在第一線,挺在最前沿。北京醫院、北京協和醫院、中日友好醫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6家醫院立即出戰,也迅速組建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緊急馳援。
抗疫命令下達后,寫著“危險崗位就是我們的戰位”的請戰書,像雪片一樣飛往黨組織,中部戰區總醫院2200余名精銳醫護人員組成“黨員突擊隊”,全力投入疫情防控阻擊戰?!拔沂屈h員,我有抗擊非典經驗,讓我去?!?3歲的護士長劉孟麗當仁不讓地說。
醫者仁心,以生命赴使命他們爭分奪秒挽救垂危的生命
武漢集中收治重癥患者最多的定點醫院——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組建插管、護心、中醫藥、康復等多支專業小分隊,哪里有危險就往哪里沖,被稱為重癥患者救治的“尖刀連”。
“尖刀連”里不少是“90后”“00后”,幾個月的戰斗,沒有一個退縮。有的在早期工作中感染了新冠肺炎,愈后又立馬投入戰斗,大家的目標只有救人。
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可能,就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一線醫務人員把工作強度增到極限,把個人需求降到最低。一張張壓痕清晰的臉上,總有抹不去的疲倦,但一束束堅毅的目光,更給患者無窮的溫暖和力量。從出生僅30多個小時的嬰兒到100多歲的老人,每一個生命都得到全力護佑。
“吾輩在此,衛武漢,衛中國!”在疫情“風暴眼”武漢市金銀潭醫院,中國中醫科學院國家援鄂抗疫中醫醫療隊,以“岐黃之術”與西醫相互協作,死死守住輕癥滑向重癥的大門。
科學防治,并肩戰“疫”他們為疫情防控合力攻關
起病隱匿、潛伏期較長、存在無癥狀感染者……面對狡猾的病毒,天津市對口支援恩施州疾控工作隊的李子朋化身“病毒偵探”,經常與同事整理數據至深夜。梳理病例關系的圖紙畫了一張又一張,只為給疫情防控提供精準的決策依據,阻止疫情擴散。
另一條與病毒賽跑的戰線上,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領銜的軍事醫學專家組,在武漢連續奮戰113天。團隊成員每天基本是從睜開眼一直忙到凌晨三四點,第二天一早又投身緊張的工作,為研發疫苗、構建免疫屏障竭盡全力。
大疫,大醫,大義。他們把人民裝在心里,人民把他們刻入豐碑。
據新華社武漢6月19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