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朝氣蓬勃的少年身著紅軍服裝,排著整齊的隊伍,在老師的帶領下參觀位于河源市的阮嘯仙紀念館。在紀念館內,他們認真地聽著講解員的講解,一面做著筆記,眼中滿是對烈士的敬仰與懷念。
進行紅色研學的小朋友在參觀嘯仙紀念館。
7月13日,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來到了河源市東源縣義合鎮下屯村。這里是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黨員,大革命時期著名的農民運動領袖,第一任中央審計委員會主任阮嘯仙的故鄉。過去這里交通閉塞,村民出入困難,跨越東江只能靠幾條可憐的擺渡船。因為基礎設施建設落后,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也大受影響。
顧小岳是廣東省審計廳派駐義合鎮下屯村第一書記,回憶起5年前的下屯村,他印象深刻?!爱敃r進村的道路泥濘不堪,進村很不方便,村民出行主要依靠東江上的渡船。我是一名審計人,而阮嘯仙是人民審計制度的創建者和奠基人,我決心要和當地群眾一起把下屯村建設好?!鳖櫺≡勒f。
省審計廳通過多方籌集資金,對下屯村的道路設施、污水處理、公共衛生系統進行了全面改造??紤]到下屯村擁有阮嘯仙故居和阮嘯仙紀念館等“紅色”資源,下屯村決心大力發展“紅色旅游經濟”讓老百姓端上“旅游碗”吃上“紅色飯”。伴隨著當地交通設施的完善和村居環境提升,黨政機關單位紅色教育、青少年紅色旅游、兒童研學等紅色文旅項目紛紛在下屯落地生根。經過省審計廳的對口幫扶,2020年,下屯村的集體收入從2016年的3.8萬元提升到40多萬元,今年預計可達70多萬元。
2020年,廣東省委組織部確定下屯村為建設“紅色美麗鄉村”先行試點。下屯村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挖掘保護利用紅色資源,推進鄉村振興。而東源縣義合鎮阮嘯仙紀念大橋(原義合東江大橋)及其連接阮嘯仙故居的道路工程也基本完工,將進一步促進當地紅色旅游產業發展。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王浩宇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莊小龍(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