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記者從上海電氣風電廣東有限公司獲悉,國內首臺下線的8MW海上風機在汕頭市濠江區完成吊裝,成為國內完成吊裝的單機功率最大的海上風機,標志中國海上風電迎來又一重要里程碑。
國內首臺下線的8MW海上風機在汕頭市濠江區完成吊裝。
據介紹,本次吊裝的8MW風機是上海電氣汕頭智慧能源示范項目的核心內容之一,未來上海電氣將依托于這一平臺在此進行風機的調試、測試、認證和新技術應用等工作,確保將最成熟的產品、最可靠的技術、最一流的方案推向市場。
國內首臺下線的8MW海上風機在汕頭市濠江區完成吊裝。
本次吊裝的8MW海上風機風輪直徑167米,掃風面積達到了21900平方米。據工作人員介紹,8MW海上風機采用了一系列的新技術來提高產品性能和增強可靠性,與7MW風機相比,發電量提高了約20%,度電成本下降了約11%,可從容面對臺風、地震、高溫和低溫等挑戰,在提升年發電量的同時有效降低了度電成本和運營風險,將為客戶提供穩定可靠的收益。
國內首臺下線的8MW海上風機在汕頭市濠江區完成吊裝。
記者在現場看到,豎立的8MW風機扇葉目前通過偏航調整,已對準主風向。整個風機塔筒采用了彩繪方案,據工作人員介紹,塔筒整體圖案寓含的是“海納百川、自強不息”的汕頭精神——塔筒下部繪有“三江之水”圖案,象征著項目所在位置的汕頭位于三江匯集之處;中部繪有四艘具有潮汕文化色彩的紅頭船,紅頭船承載著潮汕人遠渡重洋探索世界的夢想與鄉情,寓意著“永立潮頭、一帆風順”;塔筒上部繪有祥云圖案,體現了上海電氣致力于創新創造、堅持可持續發展、為人類創造更多的藍天白云的愿景。
塔筒整體圖案寓含的是“海納百川、自強不息”的汕頭精神。余丹 攝
記者獲悉,此次8MW海上風機完成吊裝,一方面得益于采用了單葉片吊裝技術和現場團隊的精心組織、大膽創新,全部吊裝工作按既定節點順利完成;另一方面,得益于濠江區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的“保駕護航”。
南山灣園區辦項目負責人林建明告訴記者,由于此次運輸的塔筒屬于超高超寬超重物件,在設備抵達廣澳港區開始之前,濠江區就多次召開“企業直通車”辦公會,協調上海電氣風電設備運輸問題。南山灣園區辦負責運輸工作的總協調,與交警濠江大隊、區城管局、廣澳街道、廣澳社區等單位通力合作,為上海電氣運輸掃清一切障礙物,確保道路暢通,滿足塔筒設備運輸需要。
設備抵達廣澳港區。林建明 攝
濠江有關部門一路護送設備。林建明 攝
濠江有關部門一路護送設備。林建明 攝
記者獲悉,上海電氣汕頭智慧能源示范項目是上海電氣風電集團牽頭的粵東海上風電產業集群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上海電氣在“能源互聯網+”上的重要實踐。項目充分利用汕頭豐富的風、光自然資源,構建集分散式風電、分布式光伏、新型儲能裝置、充電車樁設備、智能樓宇監控、MGCC、能量調度管理平臺為一體的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綜合能源系統。
該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優化濠江產業布局,提升該區臨港裝備制造業品味,為濠江全面加快建設高質量現代文明臨港新區、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增長極再添新動力。
南方日報記者 余丹 通訊員 朱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