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來廣東省投入8億元省級財政資金專項支持校園足球發展,帶動各地市累計投入超過12億元。近日,廣東省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廣東省青少年校園足球發展報告(2015-2019)》(下稱“報告”),綜合呈現廣東過去五年校園足球工作開展情況。報告顯示,全省共新(改、擴)建各類規格的校園足球場地11025塊,校園足球的師資、裁判培養水平逐步提升。2019年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各類校園足球比賽83854場,參加四級聯賽的學生近80萬人,校園足球氛圍日趨濃厚。
初步形成具有廣東特色的校園足球治理體系
2020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夏令營上,廣東29名小將入選最佳陣容。本次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夏令營選拔,廣東省在高中營、初中營、全國分營選拔和總營階段,廣東足球小將入選率均達到歷史新高度,彰顯廣東青少年校園足球改革發展的新成效。
校園足球是中國足球改革舉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足球事業發展的基礎性工程,是足球事業發展的基石。報告指出,大力發展青少年校園足球,不僅可以提高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更是增強青少年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頑強拼搏精神的重要載體和途徑。
2015年以來,在廣東省委、省政府的統一謀劃和部署下,由廣東省教育廳牽頭,聯合廣東省發改委、財政廳、廣電局、體育局、團省委等6部門成立了省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并設立辦公室,基本建立并不斷完善了一整套校園足球制度體系,構建了從幼兒園到大學的一體化推進機制,積累了較為豐富的校園足球治理經驗,治理能力不斷提升,初步形成了具有廣東特色的校園足球治理體系。
校園足球的普及工作成效明顯。報告指出,截至2019年底,廣東省已創建全國校園足球特色校1540所,全國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區3個、“滿天星”訓練營3個、試點縣(區)6個;布局建設省級校園足球試點縣(區)41個、校園足球推廣校2696所;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每周開設1節足球課,覆蓋400多萬名學生。
競賽體系基本建立。報告指出,在深入開展校內班級和校際競賽的基礎上,著力構建縣(區)級小學聯賽、地市級初中聯賽、省級高中聯賽和省級大學聯賽四級競賽體系。比賽場次從2015年的46951場增加到2019年的83854場,參賽人數也從2015年的39萬多人增加到2019年的近80萬人。部分地區開始科學、有序探索,在幼兒園階段開展以足球為載體的豐富多彩的活動。
保障條件明顯改善。報告指出,5年來,廣東省發展校園足球累計投入超過20億元,新(改、擴)建校園足球場地11025塊;組織校園足球師資、裁判培訓1000余次,新增足球專項教師4000余名,校園足球教學、訓練和競賽保障條件得到明顯改善。
交流活動開展活躍。報告指出,通過“走出去+請進來”,不斷提升廣東校園足球發展水平。5年來,共選派65名校園足球教師參加教育部組織的赴外留學項目;聘請國外足球教師/教練2526人次。舉辦世界名校、粵港澳大灣區高中高校學生足球邀請賽等賽事,加強省內外、國內外學生足球交流。
未來五年創建1500余所足球特色學校
廣東省校足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新時期廣東省校園足球改革發展的任務還很重,要努力實現廣東校園足球由“好”變“強”,有力支撐中國足球改革發展。
該負責人介紹,未來五年,廣東要完成1500余所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創建。十年間,廣東省創建的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將超過3000所,占全省中小學總數20%以上。到2025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學生體質健康達標優良率達到55%以上,中小學生經常參加足球運動人數超過800萬人,學生運動能力和足球技戰術水平明顯提高,規則意識、意志品質、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顯著增強。
該負責人還介紹,到2025年,全省特色學校參加足球訓練及競賽的學生數占全體學生的40%,建成各地市、縣(區)包括鄉鎮、學區均建立健全最佳陣容的銜接體系。
南方日報記者 杜瑋淦
通訊員 黃心豪莊弼王曉東李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