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農民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提升,隨之也帶來了農村生活垃圾增加、化肥過度使用等問題。今年,廣東省人大代表、廣州市衛生處理中心高級化制工饒寶琴便關注這一問題,建議加大研發投入力度,推動生活垃圾轉化為有機肥料,助力綠色農業發展。
記者注意到,省人大會議開會間隙,饒寶琴不時跟其他代表交流討論,查閱相關資料,對建議作進一步完善,“希望提出切合實際反映民意的好建議,不負人民群眾信賴”。
饒寶琴
建議在農村推廣使用有機肥料
廣州市衛生處理中心是專業處理動物尸骸和廢棄肉制品的專業機構,與各種腐爛發臭的動物尸骸打交道,是饒寶琴的工作日常。多年來的經歷,讓她對環境衛生問題持續保持關注。
在近年的履職過程中,饒寶琴發現,農村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農村生活垃圾種類及數量增加、化肥過度使用、環境污染等問題,“農村生活垃圾是土壤、水體污染的重要污染源,長此以往,垃圾污染會制約農村的發展”。
如何破解農村垃圾污染難題?去年11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印發通知,提出加快探索適合我國廚余垃圾特性的處理技術路線。今年1月1日起,修訂的《廣東省城鄉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也正式施行,其中明確提出,引導農村地區開展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對廚余垃圾等有機易腐爛的垃圾,按照農業廢棄物資源化的要求,采取污染防治措施后,采用生化處理技術等就近就地處理。
“相關規章制度的出臺,為推進農村垃圾分類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撐?!别垖毲俳ㄗh,要加大力度科普化肥過度使用帶來的危害,政策上扶持農村使用有機肥料,科研上投入經費研究開發新型肥料。
在饒寶琴看來,農村垃圾可以變廢為寶?!袄诸惤K端處理的廚余垃圾、動物糞便,通過脫水、高溫殺菌、發酵等環節,將會成為肥料,可以免費提供給農民使用,用來種植有機蔬菜?!彼f,從而形成一個良好的利益閉環,讓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現“村民自治”,推動解決“垃圾圍村”的問題。
持續為基層一線工作者發聲
2006年,在醫院從事護理工作的饒寶琴轉崗到廣州市衛生處理中心。饒寶琴需要經常跟車外出,收集腐爛發臭的動物尸骸,然后在密封的車間進行處理。車間里夾雜著濃烈的異味、高溫蒸汽以及除臭水的味道,工作一天下來,渾身都是惡臭味。
“剛開始的時候,的確很不適應,對著臟臭的動物尸骸,第一個反應就是想吐,也想過放棄。”饒寶琴坦言,“但前輩們身上的敬業精神,給了我繼續堅持的動力,我也下定決心要把這份工作做好?!?/p>
“寧愿一人臟,換來萬家康?!?0多年來,饒寶琴始終牢記這句承諾,堅守動物尸骸和廢棄肉制品處理崗位,不抗拒臟臭的工作環境,勤勤懇懇,為廣州創建干凈整潔平安有序的城市環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正是因為自己的經歷,作為履職多年的省人大代表,饒寶琴也持續為基層一線工作者發聲。此前,她曾提交關于提高基層一線工作者工齡工資、加強環衛隊伍建設等多個建議,并得到相關部門的積極回應和推動解決。
【記者】汪祥波
【攝影】張冠軍
【統籌】王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