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七點鐘開始,東莞市厚街鎮河田社區石廈村同樂樓逐漸熱鬧起來,中午這里要開二十多桌宴席。此時,孫國和、方麗云夫妻倆正分工合作,一個掌控炒和蒸,一個負責燜和煮,還有數名村民幫忙打下手。不一會兒,整個石廈村香味四溢。
孫國和與方麗云因餐飲結緣成為夫妻,從事該行業已有40年。在40年的時間里,隨著國家越來越富強,勤勞的他們日子也越過越紅火。如今,夫妻倆做的村宴在整個厚街都小有名氣,尤其是他們秘制的燒鵝、叉燒、云肉等厚街傳統美食,更是令人回味無窮。
“做餐飲雖然辛苦,但也是我們的興趣愛好?!睂O國和說,看到村民吃得開心,他們夫妻也感到極大滿足,覺得這就是幸福的日子。
餐飲結緣
夫妻雙雙回莞做村宴
孫國和今年60歲,方麗云今年54歲。1979年,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尚不到20歲的孫國和只身來到廣州學廚,“那時在大排檔做學徒,工資每月30元,經常上班上通宵,累的時候就地拉兩三張凳子,拼在一起,倒在上面休息?!睂O國和表示,雖然日子有點苦,但有份工作做,能夠掙錢,生活充滿了希望。
兩三年后,學有所成的孫國和跳槽到深圳一家餐廳當粵菜師傅,就在這個時候認識了妻子方麗云。當時的方麗云在市場上擺地攤,從東莞拿米粉等特產去深圳出售。慢慢地,兩人走到一起結成夫妻。“擺地攤也不容易,遇上刮風下雨生意不好,有時風餐露宿,我就叫她不要干了,和我一起去酒店上班。”孫國和把方麗云帶進餐飲行業,手把手教妻子做美食。1991年,他們在深圳開了第一家餐館。
“開餐廳是個辛苦活,每天早上四五點鐘起床,晚上收市時經常要到深夜。早中晚三市,要備料、烹煮、招呼客人等,經常忙得腳不沾地。”方麗云回憶說,顧及生意的同時,還得照顧孩子,但因為丈夫對餐飲很有興趣,所以一路陪伴著他打拼。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東莞發展駛上快車道,夫妻倆帶著孩子回家鄉厚街重新開餐廳創業,憑著在深圳開餐廳的經驗,他們很快在厚街打響招牌。大家的生活逐漸好起來,擺宴席的人越來越多,2011年前后,孫國和與方麗云專職做村宴廚師,成為厚街鎮有名的“村宴夫婦”。
美味傳承
最拿手厚街傳統美食
不久前,《尋味東莞》城市美食紀錄片在廣東衛視頻道等播出,紀錄片中厚街瀨粉、芋角、臘腸等傳統美食輪番登上熒幕。其中,在厚街臘腸制作片段中,孫國和、方麗云演繹了掌勺村宴和灌制臘腸過程。在孫國和夫婦做的村宴中,經??吹胶窠謧鹘y美食的身影。
據介紹,孫國和和方麗云最拿手的菜是秘制燒鵝、秘制叉燒和厚街云肉?!柏i肉是我每天新鮮采購的,手臂那么長的五花肉,斬頭去尾,只留中間最靚的一段做叉燒;做臘腸則用的是小腸,是現殺的豬,拿回來自己灌洗,和別人直接買腸衣做的,味道當然不同?!弊霾惋嫸嗄辏瑢O國和夫婦將食材看得特別重。每逢開工的日子,他們總要一大早去市場悉心選購。厚街云肉是該鎮宴席上必備的菜式,也是最難做得好吃、需花最多心思做的菜式?!靶璋亚谐煞綁K的五花肉、香芋、土豆用大鍋柴火燜制4個小時,要賣相好,三樣食材需顏色分明,口感也要好,五花肉肥而不膩,土豆香芋吸飽湯汁,入口即化。另外,燜制的過程很考驗廚師的功底,做不好容易成一團糨糊,沒幾年功夫很難做好?!睂O國和解釋說。
“做村宴最忙是年頭和年尾,最多時接過一次80桌的訂單?!狈禁愒普f,2020年春節期間接了300多桌村宴,受疫情影響訂單都被取消掉。“村民非常體貼,雖然取消了訂單,但卻向我們回購提前準備好的食材,兩三天就賣完了?!比缃褚咔楹棉D,夫妻倆又接到不少下半年的訂單。
無師自通
三子女皆從事餐飲
“做菜好味道,為人很忠厚。”在厚街經營工廠的方映紅如此評價孫國和夫婦。方映紅經常幫襯孫國和夫婦的村宴,每逢親戚朋友過生日、工廠做尾牙等,都會請孫國和夫婦過來烹飪幾桌美食?!八麄冏鲅缦诤窠滞τ忻麣?,我們都很喜歡吃這兩公婆煮的飯菜,每年會請他們過來做10次以上的宴席?!狈接臣t說。
孫國和夫婦不僅自己從事餐飲行業,現在連他們的三個子女都從事這個行業。大兒子打過工、開過餐廳,目前經營餐飲推廣公司,女兒在虎門經營餐飲加盟店,小兒子開西式糕點店。說起孩子時,夫婦倆卻頗有些無奈,原來他們一開始并不想孩子從事餐飲行業,甚至立下不讓孩子進廚房的“家規”?!白鲞^餐飲行業方知這個行業的苦,只想他們能夠認真讀書,從事一份體面的工作?!狈禁愒普f。
不讓孩子進廚房,孩子卻都對此感興趣,甚至“無師自通”掌握了廚藝。方麗云笑著說,也許是在餐桌上夫妻倆常探討廚藝,這道菜好不好吃、如何制作,很多話就這樣刻入孩子腦海中。孫國和表示,他還打算把廚藝傳授給孩子,將厚街傳統美食一代又一代傳承下去。
作者單位:東莞報業傳媒集團
來源:學習強國“廣東學習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