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汕頭市順杰農機種養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馬學杰積極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帶動做好糧食應急保障和市場保供穩價工作,以實際行動為疫情防控奉獻力量。日前,馬學杰榮登2020年2月至7月“中國好人榜”,面對這份殊榮,馬學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是黨和國家給了我們夢想和機會,國家有需要,我們就一定要力所能及幫忙?!?/p>
馬學杰榮登2020年2月至7月“中國好人榜”。(攝影:楊舒佳)
開倉放糧穩控生產
2020年春節期間,由于疫情防控,部分市民集中采購大米導致各大超市和糧油店一時緊張。那幾天,馬學杰部分親朋好友和批發商都來找他詢問情況并打算采購大米,馬學杰每次都給予正面回復,與此同時還發動周邊好友通過微信朋友圈、熱門公眾號等媒介持續發布信息積極宣傳,告知市民合作社儲備糧食充足,完全能滿足市場需求。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為了讓各大超市和經銷商有充足的糧食供應,以事實穩定市民情緒,馬學杰帶領員工開倉裝車,以原價銷售供應市場,共開倉放糧5000多噸,保障了1000萬人的糧食供應。此外,馬學杰還通過多方協調溝通、多渠道尋找途徑,迅速購回一批消毒液、免洗抑菌洗手液和優質絲苗米等價值8萬元左右的防疫應急物資捐贈,為疫情防控工作奉獻自己一份力量。
馬學杰帶動當地農民高質量發展稻米生產,實現農民增收。(攝影:楊舒佳)
疫情對農業春耕生產也帶來不利影響,但季節不等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馬學杰帶動社員提前做好春耕備耕工作,積極組織社員農戶水稻集中育秧,開展春耕生產。通過工廠化流水線育秧技術,馬學杰的合作社幫助周邊2500多戶農民復工復產,也為一年的好收成打下堅實的基礎?!白鳛椤N田大戶’,我們有責任去輻射帶動更多農民高質量發展稻米生產,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作貢獻?!瘪R學杰說。
情系三農助力脫貧致富
“80后”的馬學杰對農業有著天生的熱愛,實際上是受父親馬鎮順的影響。馬鎮順是一名地地道道的種糧“狀元”,是國務院命名的“全國種糧售糧大戶”“全國十大種糧標兵”。2004年,馬學杰從部隊退伍后便決定追隨父親的腳步,把人生最好的年華留給家鄉的農業。馬學杰把全部精力和心血都用在農業生產上,他創辦的順杰農機種養專業合作社也逐年發展,目前擁有180多臺套農業機械,實現了對大潮汕約2萬多畝水稻的育秧、整地、插秧、植保、灌溉、收割、運輸、烘干、加工等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智能化作業。
讓馬學杰最欣喜的是,合作社成立以來,越來越多的農民用雙手譜寫了腳踏實地的幸福。如今的合作社,水稻種植規模不斷擴大,年產優質稻谷2萬噸以上,并以汕頭市潮陽區和平鎮塘圍村為中心,通過訂單收購等形式,直接帶動和平鎮及周邊銅盂鎮、成田鎮、臚崗鎮等多個鎮村開展優質稻種植,讓更多農民有了穩定的收入,告別單一作戰、面朝黃土背朝天辛苦勞作的場面。目前,合作社與44個經濟聯合社5000多名貧困戶簽訂種養幫扶協議書,帶動周邊農民脫貧致富,為潮陽、潮南兩區2500多戶種糧戶帶來信心和希望。
從一個對農業幾乎一竅不通的門外漢,變為科學種田、機械化運作的行家里手,馬學杰在田間度過的17年間,始終情系三農,在農業農村發展的道路上把合作社做強做大,為大潮汕農村廣大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作出積極貢獻。
(作者單位:汕頭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