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老建筑成新網紅打卡點”、“青年文化宮名副其實,既有青年,又有文化”。10月4日,全國各地人民通過央視新聞頻道記者的精彩介紹,了解到“大變身”后的廣州市青年文化宮(下稱“市青年宮”),也了解到正在如火如荼舉行的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周。
大灣區青年齊享巨型月餅,共聚家國情;聆聽粵菜故事,了解廣州歷史;零距離邂逅音樂,共抒愛國情感;接觸非遺文化,感受廣府魅力;與機器人互動,體驗科技創新……自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周系列活動啟動以來,各種形式新穎、內涵豐富的文化體驗活動輪番上演,受到廣大市民群眾的熱烈關注。
據統計,今年10月1日至6日期間,已有超過8萬人打卡市青年宮;在市青年宮內的青年公益直播間這六天的直播在線上也已有超過100萬的點擊觀看量。10月4日,活動更得到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頻道的直播團隊助力,通過新媒體網絡直播和電視直播的方式向全國觀眾進行全方位介紹,引發社會各界的強烈關注。
對話非遺傳承人,動巧手體驗非遺文化
“賣荔枝,身外是張花紅被,輕紗薄錦玉團兒……”在廣府非遺文化論壇上,粵劇非遺傳承人吳非凡通過一曲經典粵劇唱段《賣荔枝》的演唱,以創新的唱法展現了傳統粵劇的新魅力,觀眾們紛紛拍手叫好。
10月4日,以“傳承”為主題的2020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周系列活動——“魅力廣府,匠心筑夢”粵港澳青年非遺文化論壇及體驗活動在廣州市青年文化宮粵港澳大灣區青年文創集市共同舉辦。
在論壇上,各位嘉賓圍繞“節慶里的非遺元素”展開討論,共同分享非遺文化傳承故事,并展示非遺作品及制作技巧。中國戲劇“梅花獎”及“白玉蘭”獎獲得者粵劇非遺傳承人吳非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佛山獅頭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黎婉珍、中國文學與文化研究專家朱蘇權、廣東省非遺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曾應楓、廣州市非遺傳承人張梓康出席本次活動,論壇由廣東省僑界作家聯合會秘書長潘小嫻主持。
吳非凡雖然年輕,但她已接觸學習粵劇二十余年,她講述了自己與粵劇結緣的故事,將粵劇知識以通俗易懂而又新鮮有趣的方式與現場觀眾分享;黎婉珍給觀眾們帶來了佛山傳統獅頭制作的獨門秘訣,從制作獅頭的工序,到具體的每個環節,她的解說面面俱到;張梓康向大家耐心講解“麒麟舞”的來源,并現場為大家展示“麒麟舞”片段,動作敏捷而有力,風格俏皮而喜慶,令現場觀眾嘆為觀止
在體驗活動中,大灣區青年向“黎家獅”第5代傳承人黎婉珍虛心討教了佛山傳統獅頭的制作教程,并在黎老師的指導下動手體驗,在學習獅頭扎作的過程中充分感受廣府非遺的靈動與韻味。
本次廣府非遺文化論壇及體驗活動,不僅由市級、省級、國家級藝術家在非遺傳承主題上,為我們帶來思想的碰撞和情感的升華,還看到了老中青三代非遺傳承人和藝術家齊聚一堂帶來的多元化展示,更借助2020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周這一契機,引導新一代青年群體熱愛和傳承非遺文化。
漢服巡游,開啟“穿越”之旅
4日當天,廣州市青年文化宮還舉行了一場盛大的漢服巡游活動。數十名身穿漢服、手執折扇、環佩玎珰的漢服愛好者們長袖翩躚而來,仿若天仙下凡的氣質帶現場的觀眾們一秒“穿越”。大家紛紛驚嘆:“漢服也太美了吧!”
“羅衣何飄飄,輕裾隨風還”,漢服表演者們有的英姿颯爽,有的明艷動人,還有的含蓄典雅,向觀眾們展示了古典漢服多樣化的造型和風格,并將其飄逸之美表現得淋漓盡致,成為了北京路一道不可多得、亮麗的風景線。
隨后,廣州市漢民族傳統文化交流協會導師雪松和云漣共同為觀眾帶來了民俗體驗課程,詳細講解了漢服的基礎知識、漢服的由來,以及漢服的基礎深衣款結構,并提供數套漢服給觀眾試穿體驗、拍照留念,為大家帶來了一場中華民族傳統服飾的盛宴。
參與活動的青年紛紛表示,這一堂非遺體驗課實在是干貨滿滿、充實有趣。廣州市青年文化宮負責人表示,希望能在青年文化宮搭建平臺,為廣大傳承人提供展示其手藝價值的機會,進一步營造社會共同參與、關注和保護傳承傳統優秀文化的濃厚氛圍。
牢記自我保護知識 安全快樂成長
10月5日,文明有我——未成年人自護知識宣傳體驗活動在市青年宮首層中庭休閑區舉行。在市青年宮社工的帶領下,12355卡通人偶“衛寶”和青年代表以巡游的方式在場館內誦讀演繹交通安全、網絡安全、自我保護等童謠,并向市民發送禁毒主題文創產品。不少路過的游客都加入了巡游隊伍,共同宣傳未成年人自護知識?!敖裉焓菬o意中看到的這個活動,它很吸引我們,又有游戲玩,又有禮品拿,還能學到東西,我的孩子很喜歡。”市民周女士說。
“小朋友們,當有人用兇器敲擊你的頭部時,你知道要怎樣應急防護嗎?”巡游結束后,平安廣州志愿服務總隊教官來到現場,帶領參加活動的親子家庭學習“防衛操”,通過游戲互動、情景模擬的方式,將自護知識與運動結合起來,并以簡明扼要而又通俗易懂的語言,讓參與活動的青少年牢記自我保護的知識點,養成增強體魄的意識。“教官跟我們講了很多小秘訣,我每次都能成功躲過,以后遇到壞人都不用怕了!”今年剛上一年級的林同學自信地說。
活動現場還設置了自護游戲攤位:“自護知識轉盤大挑戰”游戲、心理測試、禁毒VR體驗等有趣的游戲吸引現場觀眾踴躍參與,不僅增強了自護教學課堂的趣味性,也讓青少年們以更直觀的方式進行互動學習,提高自護知識學習的主動性。
體驗高科技玩具,變身小小程序員
“媽媽,原來編程那么好玩,你也來試試?!币幻?歲的孩子在體驗了人工智能編程游戲后興奮地對媽媽說。10月6日,以“科技”為主題的體驗活動在市青年宮中庭舉行。操縱無人機飛行、與機器人互動、玩智能編程游戲、用VR眼鏡穿越虛擬與現實,青少年兒童親身體驗科技的樂趣,開闊新視野。
“輸入這個指令,它就會向左,輸入這個指令,它就會向右,你試試自己輸入吧。”在老師的指引下,孩子們按下鍵盤輸入代碼,畫面中的小人就會跟著指令行進,從未學過編程的孩子在這里過了一把程序員的癮;把手放在感應器前面,小車就會跟著走,只要手縮開,它就會停止。在機器人互動攤位前,等候體驗的青少年兒童將攤位圍得水泄不通。此次活動還展示了會“咬人”的機器小狗,會叫的機器大象,會爬坡的小車……孩子們興奮的叫聲持續不斷,連陪伴的家長們也被有趣的體驗吸引,紛紛參與其中?!艾F在的孩子可真幸福,可以玩那么多高科技的東西,而我們小時候只能玩紙片?!币晃慌阒⒆忧皝淼母赣H表示非常羨慕。
“少年強,則國強,科技要從娃娃抓起?!被顒迂撠熑讼蛴浾弑硎?,本次科技體驗活動年齡門檻很低,一般5~6歲的小朋友都可以參與體驗,通過簡單、有趣的科技體驗活動普及科技知識,激發青少年“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和熱情,增強科技意識,培養科學素養。
精彩活動樂不停青宮約定你。今天上午,“踐行新時尚—垃圾做成藝術品”體驗活動將在市青年宮中庭舉行,《中餐廳》宣傳片的食物微縮場景創作人帶領青少年們用月餅叉、塑料瓶、塑料勺、塑料碗、礦泉水瓶等看似毫無用處的物品制作成精美的藝術品。而在下午,”廣州青年動漫活動”將在市青年宮首層舉行,活動包含Cosplay角色扮演巡游、流動動漫攝影、動漫畫家見面會及現場簽繪活動等幾大部分,青年朋友可前往參加。
【記者】馮艷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