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訊 廣東農險又出新品了。10月29日,全國首單鵝飼料成本價格指數保險在江門開平落地,當地特色產業——馬岡鵝的養殖者們又多了一份新保障。
“我養鵝36年,今年是最難的一年。疫情影響餐飲業,鵝不好賣,飼料還天天漲價,幸虧有了這個保險,讓我們風險小了點。”開平市蒼城鎮的養殖戶張大叔告訴記者,他是首單鵝飼料成本價格指數保險的投保人。
開平以“鵝城”著稱,像張大叔一樣靠養殖馬岡鵝為主業的養殖戶眾多,逐漸形成了頗具規模的特色產業??山衲暌詠?,受到玉米、豆粕等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帶動,鵝飼料價格不斷上漲,再加上疫情對銷售的影響,讓養殖戶們不堪重負。
在江門市農業農村局、江門銀保監分局的指導下,中華財險江門中心支公司推出了鵝飼料成本價格指數保險,受到養殖戶的歡迎?!皬埓笫寮颐總€月光采購飼料都要花10多萬,有了這款農險產品,通過‘保險+期貨’方式,將飼料成本鎖定在目標價格上,就不用擔心價格上漲帶來的風險了。”中華財險廣東省分公司農險部總經理劉康寧向記者解釋道。
事實上,這不是針對馬岡鵝開發的第一份保險產品。圍繞一只馬岡鵝,廣東農險不斷創新。
2020年4月20日,《關于印發2020年江門市政策性特色農業品種保險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出臺,江門市特色險種政策性家禽(鵝)保險迅速應聲落地,這種養殖險為肉鵝、種鵝養殖戶們抵御災害天氣、疾病風險提供了“武器”;如今,飼料成本價格指數保險又從“保收入”的角度為養殖戶們添加了“安全閥”,發揮了保險“穩定器”的作用。
“兩種保險我都買了,像這種肉鵝,每一只的養殖險保費是2.2元,我自己出8毛8,其他的政府補貼。如果鵝死了,保險賠55元給我。”張大叔邊帶記者參觀著他的鵝廠,邊算著一筆賬,“養鵝風險大,以前風險都自己擔,現在給了我們保障,就能放心搞生產了?!?/p>
在張大叔家的鵝廠旁,一幢嶄新的青磚廠房剛剛封頂,那是新建的屠宰場,保險給了他擴張的底氣,“準備自己搞宰殺、加工,冷鏈運輸賣到全國各地去”。
張大叔與保險的故事,只是廣東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2020年6月,廣東印發《關于大力推動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吹響了農險“擴面、增品、提標”的沖鋒號,僅僅在“飼料價格指數保險”上,就有了覆蓋豬、雞、鵝飼料價格上漲的風險保障產品。
中華財險廣東分公司總經理吳自強向記者表示,接下來,將通過持續創新讓養殖險、飼料成本價格指數保險覆蓋更多的養殖領域和更多的區域,用農險助力農業發展,為農戶保成本、保收入。
南方日報記者 張艷 張婧媛 周美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