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發布2020至2021年度第一批國家優質工程獎入選工程名單,廣州地鐵十四號線一期工程在眾多申報項目中脫穎而出,獲評“國家優質工程金獎”,廣州地鐵十三號線首期工程獲得“國家優質工程獎”。此外,廣州地鐵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負責和參與勘察及設計的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9號線工程、西安市地鐵4號線工程、廈門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分別獲得了“國家優質工程金獎”和“國家優質工程獎”。
據了解,國家優質工程獎設立于1981年,是經國務院確認的我國工程建設領域設立最早,規格最高,跨行業、跨專業的國家級質量獎,其中特別優秀的項目被授予國家優質工程金質獎榮譽。此次共評選出19個國家優質工程金獎、336個國家優質工程獎。
地鐵十四號線一期南起白云區嘉禾望崗站,北至從化區東風站,線路全長54.4公里,其中地下線長21.9公里,地上線長32.5公里,共設13座車站。
線路建設過程中,地鐵建設者們實現65項技術成果自主創新,其中具有國內領先的創新技術12項。榮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32項、國家級工法1項,省部級工法19項。發明專利18項,實用新型專利50項。主編行業標準1項、軟件著作3項。線路建設中取得的多項創新成果被應用到北京、成都、天津等城市地鐵項目,并連續兩年獲評“城市軌道交通技術創新推廣項目”,在全國軌道交通建設中予以推廣,起到了極大的引領作用。
為打造精品工程,地鐵建設者們始終踐行科技地鐵、智慧地鐵、綠色地鐵、人文地鐵的建設理念,多項施工技術實現“首次”突破:世界首個長大區間預制節段拼裝全剛構體系橋梁、國內首個基于運營性能的軌道選型及技術創新、國內首個自主研發裝配式自平衡懸吊體系高架車站、國內首創新型預制節段梁拼裝架橋機、國內首次應用雙模及雙螺旋盾構改造技術,并自主研發新型裝配式墩柱施工作業平臺、CPШ精密控制測量技術、軌道工程運輸安全智控平臺、地鐵隧道內尾氣凈化裝置等多項“四新”成果,在施工中的隧道全斷面測量、管線綜合、裝修工程等運用BIM技術,保證工程優質高效。
2018年12月28日,廣州地鐵十四號線一期開通運營,讓從化走進“地鐵時代”,也讓廣州實現“區區通地鐵”的愿景。2020年12月,在十四號線一期開通運營兩周年之際,廣州地鐵獲此殊榮,是對廣州市軌道交通工程建設的肯定,同時也進一步鞏固了廣州地鐵在軌道交通領域的行業地位。
【南方+記者】譚超
【通訊員】曾智威、冼尚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