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年度工作會議召開。廳長涂高坤表示將推動新冠疫苗產業化,疏通廣東疫苗產業鏈供應鏈,做好疫苗生產供應保障。同時,動員防疫物資生產的重點企業建立春節值班輪班生產制度,確保春節期間正常生產。
會上公布了一組數據,2020年1-11月廣東規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長0.7% ;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5G產業發展加快,累計建成5G基站突破12.4萬座,產業規模、用戶數和基站數全國第一。
涂高坤指出,全省“十三五”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目標全面完成,取得系列新進展新成效,多項指標位居全國第一,加快建設制造強省、網絡強省、數字經濟強省。
在數字經濟方面,目前,全省光纖用戶數、4G基站數、4G用戶數、20戶以上自然村光網等居全國第一。累計建成5G基站突破12.4萬座,5G產業規模、用戶數和基站數居全國第一。
率先培育發展超高清視頻產業。建設廣州、深圳、惠州3個世界級產業基地,全省4K電視產量約占全國一半。大力培育發展工業互聯網,累計培育200多個行業標桿示范項目,推動超過1.5萬家工業企業運用工業互聯網技術實施數字化轉型。
工業方面,廣東聚焦“六大工程”,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推動重大項目落地建設投產達產,大力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推進工業投資和工業技術改造。
作為疫情最為嚴重、經濟外貿依存度最高、受中美經貿摩擦影響最大的省份之一,廣東以最大努力保投產、保續建、促新開、促落地、增固投。全省復工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和復工人數均居全國第一,工業生產逐月逐季回升。
去年1-11月,廣東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93萬億元,同比增長0.7%,增速由負轉正。
產業升級持續推進。根據省統計局公布的具體數據顯示,前11月廣東的機床數控裝置、3D打印設備、智能手表、風力發電機組、計算機工作站等高技術產品產量分別增長3022.1%、218.6%、196.4%、157.9%和39.6%。
去年以來,全省工信系統在疫情防控物資保障、復工復產、工業穩增長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為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作出重要貢獻。
特別在防疫物資生產方面,廣東在短短兩個月內迅速扭轉防疫物資嚴重緊缺的被動局面。八類物資生產和國家調運總量居全國第一,全國防護服膠條幾乎都由廣東生產,總長度可繞地球赤道33圈。
目前,我國疫情進入防控常態化。涂高坤表示,要做好疫情防控和應急物資保障,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物資保障。落實重點防疫物資儲備工作,保證足夠使用至少一個月的儲備量。同時,推動新冠疫苗產業化,疏通我省疫苗產業鏈、供應鏈,爭取國家在廣東布局疫苗產能,做好疫苗生產供應保障。
春節即將來臨,要強化對涉及國計民生特別是防疫物資生產的重點企業跟蹤服務,動員企業建立春節值班輪班生產制度,動員重點技術骨干春節期間不出省,確保春節期間正常生產。加快構建公共衛生應急物資生產保供體系。全省一盤棋統籌規劃。
接下來,廣東將以下幾個方面推動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再上新臺階:一是堅持創新驅動,加快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和水平。二是堅持制造業立省不動搖,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三是堅持鍛長板補短板,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四是堅持“兩化”“兩業”融合,促進制造業轉型升級。五是堅持供需雙向發力,積極構建新發展格局。六是堅持優化發展環境,強化高質量發展的要素支撐。
南方日報記者 彭琳 劉倩?通訊員 粵工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