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由廣東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印發的《佛山順德粵港澳協同發展合作區建設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在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廣東省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站公布,意味著佛山順德粵港澳協同發展合作區(以下簡稱“合作區”)正式被納入為全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點平臺。
佛山市順德區是改革開放以來最早與港澳開展經貿合作的地區之一,產業發展基礎雄厚,自然人文底蘊深厚,區位交通條件優越,具備進一步深化與港澳合作、探索實現粵港澳協同發展的基礎和優勢。
作為國家戰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作出了“支持珠三角九市發揮各自優勢,與港澳共建各類合作園區,拓展經濟合作空間,實現互利共贏”的決策部署,為貫徹落實《規劃綱要》和省市相關工作部署,全力服務“一國兩制”大局,順德區主動謀劃、積極作為,將順德港澳城作為順德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首要平臺。此后,順德將港澳城進一步打造成粵港澳協同發展合作區的方案逐漸完善。
佛山順德粵港澳協同發展合作區示意圖
2020年,《佛山順德粵港澳協同發展合作區建設方案》先后通過佛山市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廣東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審議通過,合作區成為全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點平臺。
據了解,合作區規劃面積約100平方公里,包括順德港和均安兩個組團,通過“德勝河—容桂水道—東海水道”相連,依托順德客運港、順德新港貨運港強化與廣深港澳等中心城市的交通聯系,帶動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技術流等要素順暢流動和集聚,形成“雙港領航,雙團聯動”的空間格局。
方案指出,合作區的建設將緊緊扭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個“綱”,以規則相互銜接為重點,更好服務港澳發展需要,進一步推動在產業優化升級、科技創新發展、高端服務貿易、青年創新創業、人文交流融合等領域的協同發展,打造佛山順德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載體。
方案指出,合作區力推建設產業創新協同發展平臺、打造現代服務業協同發展高地、拓展青年協同發展新空間以及構建人文協同發展優質生活圈等四個方面主要任務,并提出到2022年、2035年的發展目標。此外,合作區獲支持開展國家級和省級集成電路、離岸貿易、供應鏈金融等領域創新試點,以及在產品質量標準共建、科技成果轉化、跨境融資對接、職教學分互認等方面率先探索與港澳規則銜接。
方案全文如下:
南方日報記者 藍志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