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rvrjv"><b id="rvrjv"></b></strike>

        <address id="rvrjv"></address>

          <form id="rvrjv"></form>

            <noframes id="rvrjv">

            <address id="rvrjv"></address>

            快來瞧!江門市2021年民生實事候選項目出爐

            3月4日,江門市十五屆人大七次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上,江門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吳曉暉代表市政府向與會人大代表作2021年江門市十大民生實事候選項目說明。經前期征集遴選,今年江門市民生實事候選項目共有12個,最終將于5日下午的第二次全體會議中,由人大代表投票差額選出10件民生實事。

            一、提高底線民生保障水平

            加強低保、特困人員基本生活保障,低保標準不低于932元/人/月,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按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1.6倍確定。

            實現集中供養、分散供養孤兒基本生活最低養育標準不低于2373元/人/月。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分別提高到190元/人/月、250元/人/月。

            實施兜底民生服務社會工作雙百工程,今年實現鎮(街)社會工作服務站100%覆蓋。

            提高醫保門診特定病種保障水平,門診特定病種數擴大至52種以上;基層定點醫療機構報銷比例提高到不低于70%;辦理申領門診特定病種待遇手續延伸到定點醫療機構。

            二、提高基礎教育和文化服務水平

            加快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江門市第一中學景賢學校寄宿制改造等一批學校工程建設,完成江門一中擴容增效工程等12個各級各類學校工程,新增各階段優質學位超15000個。

            補齊教育經費保障制度短板,公辦普通高中生均經費補助標準為每生每年1000元;全市公辦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生均公用經費補助標準提升至每生每年500元。進一步推動全市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比例達50%以上、公辦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在園幼兒比例達80%以上。確保3所以上幼兒園參加省學前教育“新課程”科學保教示范項目。

            實施公共文化惠民工程,大力推進“粵書吧”建設,利用博物館等場所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展示活動,鼓勵創作更多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舉辦大型舞臺藝術精品惠民展演。

            三、提高就業創業保障水平

            深入實施“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開展“粵菜師傅”培訓500人次以上,帶動1000人實現就業創業。大力推進“廣東技工”培訓,完成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3萬人次。推動認定市級家政服務龍頭企業5家,建立市級職業培訓示范基地5家,開展家政服務類培訓5000人次以上,直接帶動就業創業1萬人次。

            進一步鼓勵創業帶動就業,面向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落實創業帶動就業補貼、一次性創業資助、租金補貼和推廣“樂業五邑貸”,解決資金短缺問題,舉辦“樂業五邑”創業創新大賽、創業加速營等雙創活動,提升初創企業經營者的經營管理能力。全年扶持創業4000人,發放各類創業補貼3000萬元、創業擔保貸款8000萬元。

            四、提升公共醫療衛生服務能力

            提升全市核酸檢測能力,緊急狀態下采取單采單檢方式全市醫療衛生單位最大日檢測通過量達6萬份以上,其中市中心醫院達到3萬份,各市(區)醫療衛生單位及市五邑中醫院、市人民醫院、市婦幼保健院、市疾控中心合計達3萬份。

            免費實施出生缺陷篩查項目。以自愿參與、知情選擇為原則,為全市符合條件的孕婦免費提供地中海貧血、唐氏綜合征、嚴重致死致殘結構畸形的產前篩查,為全市符合條件的新生兒免費提供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減癥、G6PD缺乏癥(蠶豆?。⒈奖虬Y、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和新生兒聽力篩查。

            穩步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建檔率達到90%以上,100%村衛生站參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五、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

            全面提升食品監督抽檢效能,全市完成不少于2.778萬批次食品抽檢任務,食品檢驗量達到每千人6批次。市內乳制品生產企業在產品種實現抽檢100%全覆蓋。

            繼續深入推進我市“互聯網+明廚亮灶”智慧監管,實現400家學校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升級改造,完成5000家餐飲單位“邑餐食安”陽光餐飲云平臺建設工作。

            加強市場食用農產品質量監管,在全市200家農貿市場開展以蔬菜、水產品和肉類等為主的快速檢測,及時公示快檢信息,對不合格產品處置率100%,全年快檢不少于46萬批次。全市生產的國家基本藥物制劑品種抽檢覆蓋率達到100%。

            六、推動農村集中供水、生活污水處理及公路橋梁安全改造

            推進全域自然村集中供水全覆蓋工程建設,實現478條自然村集中供水全覆蓋,受益人口8.22萬人。

            因地制宜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新增165個自然村完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覆蓋8290個自然村,覆蓋率達76%。

            鞏固全市約7200公里“四好農村路”建設攻堅成果,對全市10座農村公路橋梁進行改造,對新發現四、五類公路橋梁的當年處治率達100%。

            七、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

            全市開工改造小區30個以上,惠及居民2萬戶以上。因地制宜確定改造內容,重點改造老舊小區配套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筑公共部位等,大力推動舊住宅加裝電梯。

            八、推動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

            提升主要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覆蓋率,增加水產養殖保險、嶺南水果保險品種,提高保險保額標準,水稻由800元/畝提高至1000元/畝,能繁母豬由1000元/頭提高至1500元/頭,育肥豬由800元/頭提高至14 00元/頭,森林由500元/畝提高至1200元/畝,實現農業保險深度快速提高。

            九、推廣城市生活垃圾分類

            深入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擴面提質,蓬江區77個社區、江海區26個社區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新會區、臺山市、開平市、鶴山市、恩平市基本建成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系統,市區和臺山、開平、鶴山、恩平主城區餐廚垃圾實現統一收運處理。

            十、完善城市行車停車秩序管理

            持續推進“道路微循環”改造,完善標牌、標線及電警抓拍設備等,完善行車秩序。本著“應劃盡劃”原則,全市新增5800個汽車停車泊位、8000個摩托車停車泊位,進一步完善城市停車配套,不斷提升城市道路出行品質。

            十一、提升城市品質建設

            全面開展77所大中小學校、10家綜合性醫院、21個城市廣場及綜合性公園周邊道路慢行系統無障礙設施完善整治行動。

            持續推動公園城市建設向縱深發展,全市增建16個口袋公園,推進蓬江區、江海區、新會區7個綜合公園建設,提升公園景觀品質。

            十二、加大養老護老扶持力度

            實施醫養結合補充保險項目,全額資助我市戶籍60周歲以上特殊困難群體參保。

            南方日報記者 鄭琦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啊好深好硬快点用力视频_町村小夜子_漂亮华裔美眉跪着吃大洋全集_国产精品爽爽影院在线
            <strike id="rvrjv"><b id="rvrjv"></b></strike>

                  <address id="rvrjv"></address>

                    <form id="rvrjv"></form>

                      <noframes id="rvrjv">

                      <address id="rvrjv"></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