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清城際清城站。 南方日報記者 曾亮超 攝
當粵港澳大灣區越來越像一整座城市,抓住毗鄰灣區的先天優勢,8年厲兵秣馬,清遠正緊扣交通、產業、營商環境“三個一體化”,全面加速跑。隨著南部地區與廣州中心城區“半小時通勤圈”逐漸成形,加速“融灣”的清遠,正實現著從“后花園”到“廣州北”的新跨越。
告別“十三五”,奮進新征程。在2020年的最后一天,清遠市委正式公布推動清遠高質量發展“十大行動方案”,吹響全面加快高質量發展的號角?!案哔|量推進廣清一體化,高站位參與‘雙區’建設”被寫入行動方案,向“廣州北”邁進的新一輪沖鋒已經展開。
最快16分鐘直達??
全面融入廣州“半小時通勤圈”
每天開行對數由35對增加至42對,廣清兩城間實現最快16分鐘直達,每小時都有直達車;花都站與清城站全天的平均發車間隔由28分鐘壓縮至22分鐘,最小開行間隔為10分鐘……隨著新列車運行圖在3月1日正式啟用,“公交化”開通運行僅3個月余的廣清城際(一期)完成了再提速。
與傳統鐵路客運相比,城際軌道交通主要服務于城市群通勤的乘客。華南城市研究會(智庫)會長、暨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胡剛認為,廣清城際開通帶來的最明顯變化,便是清遠正在從廣州“后花園”變為“廣州北”。
當“廣清一體化”邁入第8個年頭,產業、交通、公共服務的一體化探索,讓清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人才、技術、資金的重要流入地。
在清全國人大代表、廣東遠光投資集團董事長蔡仲光在日前接受媒體采訪時分享一組數據:廣清兩市銜接客流總量現已達近18萬人次/日,至2035年將超過50萬人次/日。
在此背景下,強化硬聯通、全面融入廣州的“半小時通勤圈”成為清遠的必然選擇。2020年12月22日,清遠市委七屆十一次全會召開,“推動南部地區與廣州中心城區形成‘半小時通勤圈’”寫入全會報告。
清遠提出,優先推進基礎設施一體化,加快廣清城際(二期)工程建設,推動廣州地鐵北延至清遠,以及廣清永高鐵、廈昆高鐵、肇清佛從城際線等項目建設,補齊貨運鐵路短板,建設跨運輸方式客運聯程系統,推動南部地區與廣州中心城區形成“半小時通勤圈”。
如今,在清遠,瞄準基礎設施建設的“交通大會戰”如火如荼,幾乎所有的交通線路都帶著一個“廣”字——
去年11月30日,廣清城軌(一期)通車的同一日,26條公交線路接駁廣清城軌各站點提前開通;廣清城際北延線首根工程樁順利完成澆筑,項目主體工程施工正式拉開帷幕;清遠磁懸浮專線已在去年9月份鋪軌,至當年年底累計完成投資69.7%;惠清高速已在去年10月18日建成通車,廣連高速、佛清從高速、清新至南海高速、廣清大道南延線等項目加快推進;廣清永高鐵納入《粵港澳大灣區鐵路(城際)建設規劃》。
頻頻走訪取經??
對標先進,接軌廣州都市圈
交通的率先融灣,如同打通“任督二脈”,打開了清遠的城市“朋友圈”。向南對標先進,從產業、營商環境、公共服務等方面與廣州全面接軌,則讓清遠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尤其是廣州都市圈的聯系日趨緊密。
3月2日,《清遠市2021年加快廣清營商環境一體化對標責任清單》出爐。清單明確了21個重點任務,48條對標改革措施,包含“開展CSO首席服務官制度”“開辦企業”等多項重要內容。
這份清單醞釀已久。“開展CSO 首席服務官制度”是2020年7月專門到廣州市海珠區取經后的成果,“廣州之行才結束,我們又跑到深圳去調研?!鼻暹h市發改局(市營商辦)相關科室的負責人說?!伴_辦企業”則是為全面提升企業開辦便利度,目標之一是實現“企業開辦1個工作日內完成”,“去年五六月間,我們專門到肇慶交流過,它是廣東省首個實現全市區域‘1天開辦企業’服務全覆蓋的地級市?!?/p>
到廣州去,到深圳去,到肇慶去。頻頻到南部城市走訪調研,清遠想學什么、為什么學,答案顯而易見。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強勢崛起,緊鄰廣州的清遠,迎來了城市量級躍遷新機遇。僅2020年1—6月間,清遠市共推動工業投資開工項目便達到了470個,工業投資預計同比增長超過40%;全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88億元,進度比去年同期提高4.6個百分點。
在與廣州市花都區直接接壤的清遠南部,廣清產業園七成項目來自廣州。廣清經濟特別合作區累計落戶企業已達261家,年產值超過1000億元;“廣州總部+清遠基地”“廣州總裝+清遠配套”“廣州研發+清遠制造”的合作模式漸漸成形,智能制造、生物科技、新材料等具有強大競爭力的產業鏈集群正在出現。
優化營商環境是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依托廣清一體化區域合作,通過強化產業互動、大交通網絡搭建和營商環境優化,清遠全新的發展空間已被打開。
“一張圖、一張網”??
公共服務體系與大灣區接軌
產業一體化建設的持續升溫,催生了全新的同城服務需求。通過主動擁抱需求,一個與大灣區接軌的公共服務體系在清遠被構建起來——廣清兩地社保關系已實現無障礙轉移;兩地住房公積金可以互貸;清遠75個鄉鎮192所農村初中和中心小學與廣州名校建立結對幫扶關系,涵蓋幼兒園、義務教育、高中教育和職業教育。
這樣的積極探索正契合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的題中之義。2019年12月,聚焦跨區域協調發展的《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改革方案》出爐,11個地區被確定為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廣清接合片區榜上有名,成為廣東唯一入選的區域。過去一年,清遠全面啟動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明確10項改革試驗任務,啟動6個鄉村振興樣板區建設,推動145項重點項目建設,并全部被納入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庫。
種種跡象表明,在廣清接合片區建設熱潮下,越來越多的生產要素雙向流動渠道正被打通。
3月12日,《共同打造廣清接合片區文旅“一張圖、一張網”框架協議》在清遠市會展中心簽訂。清遠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與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約定,全面整合廣清接合片區文化旅游資源,并以此為契機,溝通開展文旅領域全方位合作,“拓展文旅市場”“規劃建設旅游公共服務體系”“開通廣清旅游公交專線”“探索開發廣清旅游年票”等內容成為合作重點。
在清遠南部,向東延伸的377省道貫穿多個鄉村,沿途吊臂矗立、機械轟鳴。工地顯眼處標有的“清遠奧體中心”“省職教城”等字樣,提示這里是省級重點建設項目的聚集地。據《廣東省職教城概念規劃》草案,僅省職教城一個項目,全部建成后,便可為清遠帶來24所院校超25萬學生入駐。
“這里以前只有些舊村路、山林地,現在完全大變樣。”村民彭卓威欣喜于家鄉的變化。2019年10月,廣東科貿職業學院、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等五所新院校陸續開學,首批2萬名新生進駐,彭卓威在其中一所院校得到了一份工作,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
聲音
廣東農村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萬忠:
建議清遠繼續開展“入珠融灣”等探索
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是廣東發展的短板之一,接下來的廣清雙城聯動還可從哪些領域切入?圍繞上述問題,南方日報記者與廣東農村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萬忠進行了對話。
在萬忠看來,廣清雙城聯動可從廣清接合片區建設展開。他說,廣清接合片區具備在城鄉融合發展方面進一步推進改革創新實驗的基礎條件和綜合優勢,無論是服務“雙區”戰略、積極融入廣州都市圈建設,還是廣清一體化發展,都具有較強的特殊性和典型性。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廣清接合片區再次被提及,這不僅是對廣東省探索城鄉融合改革初步成效的肯定,也是對廣東省在探索城鄉融合與高質量發展方面寄于厚望。
萬忠認為,下一步,廣清接合片區可繼續貫徹以城帶鄉、以工補農,以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為目標,以協調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和新型城鎮化戰略為抓手,以促進城鄉生產要素雙向自由流動和公共資源合理配置為關鍵。
具體而言,建議清遠方面繼續開展“入珠融灣”、農村改革、綠色發展、示范片區、政策體制、基層組織等“六大探索”;廣州方面加快與清遠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共建共享、推動拓展文旅市場、加強文化旅游消費合作、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共建共享等工作,加快促進接合片區與粵港澳大灣區資源要素加速流動。
策劃:嚴亮 統籌:肖開潤 黃學佳 趙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