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在全國脫貧攻堅表彰大會上,陽江陽西縣總醫院辦公室副主任、陽西縣農業農村局扶貧開發股原負責人陳永利,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稱號。
作為一名退役軍人,陳永利在工作中始終保持著軍人的優良品質和工作作風,把黨和人民的利益置于個人利益之上?!斑@份榮譽是對我過去16年扶貧工作的肯定,也是鞭策。”陳永利說,將以此為新起點,接續投身于鄉村振興工作中。
走遍8鎮120多村
16年前,陳永利從部隊退伍,本有機會在大城市發展的他,毅然投身于家鄉扶貧事業,選擇在陽西縣扶貧辦工作。
深知扶貧工作需要深入基層,摸清群眾的想法和需求,陳永利常帶同事進村入戶走訪,腳步踏遍全縣。在溪頭鎮,他接觸到石港村委會貧困戶關添一家,深感關添一家的困苦。
接下來幾年里,他持續幫助關添一家落實低保政策,解決兒女入學問題。在他的幫助下,關添在村里當上了保潔員,一家也入住了新屋,生活有了保障。
“辦法肯定比困難多,我們作為扶貧的工作人員,必須要掌握好扶貧的政策和業務方面的知識,才能做好扶貧工作?!标愑览f,“每件涉及貧困戶的小事,都是我的頭等大事,要做到扶貧工作事無巨細,就要一樁樁捋清楚、一件件落實好、一條條解決完。”
陳永利踏遍了全縣8鎮120多個村。他結合實際,多措并舉,督促各鎮、村和駐村干部做好精準識別、建檔立卡、項目落地、資金使用等工作。
16年來,他總會隨身攜帶一個筆記本,把所見所聞以及相關信息、數據記錄下來,然后進行分類整理,針對性地制定幫扶措施。截至目前,他用掉了20多個筆記本,也成了全縣脫貧攻堅一線的“領頭雁”。這20多個筆記本為全縣扶貧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數據支撐。
搭上電商扶貧“快車”
陽西縣貧困村之一的織篢鎮牛嶺村,因缺乏勞動力,大片土地被丟荒?!按謇锿恋刭Y源較豐富,但因為臨近縣城,村民都在縣城打工?!迸X駐村第一書記謝曠達說,為解決土地丟荒問題,陳永利帶領該村扶貧工作隊拉來社會資金,盤活土地資源,引進適合在村里面發展的項目,將該村打造成集采摘、餐飲、觀光、娛樂于一體的農村游示范村,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扶貧項目發展起來了,但扶貧產品卻經常滯銷。為解決銷售問題,陳永利和扶貧干部搭上陽西縣電商扶貧的“快車”,帶動消費扶貧。據統計,疫情期間,陽西縣8個鎮同步舉辦的“抗疫情,獻愛心,消費扶貧歡樂購”活動中,滯銷扶貧農產品火速售罄;金秋消費扶貧月活動中,銷售額達1000多萬元;縣供銷社助農平臺、縣東方市場和縣數字農業館打造消費扶貧“創業創新”基地,銷售額達1200多萬元;縣城和各鎮建立11個消費扶貧專區,銷售額達1600多萬元。
在陳永利等扶貧干部的不懈努力下,陽西縣多次被省、市評為“綜合評價好”檔次,工作成效走在全市前列。
截至去年底,全縣現有貧困人口共7197戶13138人全部達到脫貧退出標準并已退出,15個省定貧困村全部達到出列標準并已出列,“兩不愁三保障”全面實現,脫貧攻堅各項工作任務高質量完成。
南方日報記者 張琪琪
通訊員 李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