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傍晚天色漸暗,長沙市陽明山殯儀館外前來送行的人群卻不愿離去。
人們聚集于此,只因一個悲痛的消息?!半s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2日13時07分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
下午5時許,在長沙市民全程注目相送下,袁隆平院士的遺體被送至陽明山殯儀館。記者在陽明山殯儀館外見證了一批又一批前來相送袁老的人群,等待的人們十分悲痛,為袁老獻花、悼念,不舍他的離去。
現場:市民手捧鮮花不舍離去
陽明山殯儀館位于長沙東南郊,從市區驅車前往需要一個多鐘頭。
下午4時許,載著袁隆平院士遺體的車隊從湘雅醫院駛出,在市民們一聲聲“一路走好”的送別聲中,緩緩開向了陽明山殯儀館。在車隊駛過一個路口時,路旁的車主們鳴響了車笛,這是長沙城悲傷的一天。
陽明山殯儀館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袁隆平院士的告別儀式仍在籌備中,禮堂暫時不對公眾開放。等準備工作完成后,會開放給市民進入瞻仰遺容,向院士告別。
然而得知這一消息后,仍然有很多市民不愿離開,他們急切地向安保人員詢問開放日的具體時間,面露失望。也有人將手上的鮮花交給了工作人員,請求“幫我帶到袁老的靈堂前”,隨后面帶不舍地轉身離開。
前來悼念的市民有很多:有耄耋之年的老人,也有正值青春的學生。在現場,記者看到一位女大學生,帶著她正在讀小學的侄子前來悼念。
“得知消息時我剛完成論文答辯,聽到后眼淚突然就止不住了?!敝心狭謽I科技大學涉外學院的學生徐雨眼角仍有些淚痕。她坐了快2小時的公交趕來了這里,為了和袁老最后道別,她決定明天再來一次。徐雨的侄子還在讀小學,也執意要見“袁爺爺”,于是她就順手帶上。
“我侄子說,袁爺爺是他最敬佩的人,是他的英雄?!毙煊暾f。
追思:“他才是我們該追逐的偶像”
“今天中午看到的消息,太突然了?!痹跉泝x館前,記者遇到了袁隆平院士的學生王晨宇,他剛剛獻完花束。他向記者表示,自己從1995年在湖南長沙跟隨袁老學習,恩師的去世讓他悲痛又遺憾。
“我忘不了老師一直說的自己的兩個夢想,一是禾下乘涼夢,二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睂τ谕醭坑顏碚f,這兩個夢想他一直銘記在心。
何兵和袁慧都是湖南工商大學的學生,在來到殯儀館會合前,他們彼此并不相識。在同學群里的號召下,很多人自發地來到湘雅醫院,又從醫院一路送行到了陽明山?!霸鲜歉淖兾覀儍扇\的人?!焙伪f。
袁慧一樣是從群里得知的消息,她告訴記者,雖然是下雨天,很多同學也毫不猶豫地在群里報名過來為袁老送行?!捌胀ㄈ艘惠呑幽芟氲降牟贿^是自己的家庭,而袁老卻讓億萬的中國人填飽了肚子,這才是我們應該追逐的偶像。”袁慧說。
南方日報記者 吳揚 徐勉 肖雄
后方聯動:王越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