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屆夏季奧運會已經落下帷幕,但奧運精神永不落幕。8月15日,記者從中山大學獲悉,該校有4位奧運冠軍擔任體育老師,她們向學生傳授專業知識,分享寶貴經驗和體育精神。在奧運賽場上為國爭光的她們,也繼續在中大的舞臺立德樹人。?
羅微
2004年雅典奧運會女子跆拳道67公斤級冠軍
羅微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頒獎儀式上。新華社記者 王毓國 攝
今年是羅微在中大任教的第8年。自入職以來,羅微擔任跆拳道公共體育課的教學工作,還指導中山大學跆拳道校隊訓練和協會活動。在她的帶領下,中山大學跆拳道隊多次獲得全國大學生跆拳道錦標賽金牌。
談及選擇中大的原因,羅微表示中大有種親切感和歸屬感?!爸写蟊憩F出了很大的誠意,當老師也是我喜歡的工作。這八年來,我不僅可以從事自己喜歡的專業,在教學崗位上繼續發揮自己的優勢,還可以跟學生們共同成長?!?/p>
在跆拳道課程中,羅微一招一式教學生,示范專業動作,分享實戰經驗,將百折不撓的精神傳遞給學生?!拔医o學生講我訓練中曾經遇到的挫折和經歷的痛苦,告訴他們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粗麄冊诰毩曇欢螘r間后學會忍耐和堅持,咬牙克服困難,我也為他們感到驕傲。運動和人生,很多道理是相通的??朔щy的關鍵并不在于困難的大小,而在于自身的心態。”
“羅老師上課比較嚴格,但面對我們這些非專業出身的學生并不苛責,能讓大家感受跆拳道精神、學會行為規范、熟悉基本競技動作和品勢。聽她的心得分享,我獲得了很大的精神力量?!鄙线^羅微老師跆拳道課程的學生說。
近年來,中山大學非常重視學生的體育發展。羅微也期待以后能帶出高水平的專業隊伍,參加世界大學生錦標賽等大型比賽,用優異成績為中大爭光,為中國爭光。
張潔雯
2004年雅典奧運會女子羽毛球雙打冠軍
張潔雯(右二)在指導比賽。中山大學供圖
2016年,張潔雯進入中山大學體育部就職。她開設了本科生公共體育課的羽毛球課,并帶領中山大學羽毛球隊進行訓練。
“張老師注重基礎技巧的訓練,同時也特別注重提升我們的體能。她非常嚴格,但又很有耐心,班上的同學都很喜歡她?!鄙线^張潔雯羽毛球課的學生這樣說道。
在羽毛球隊的訓練中,張潔雯同樣采用了技術與體能結合的模式。在羽毛球隊暑期集訓中,她合理安排了休息日,并制定了不同的訓練內容和時長,讓隊員們能夠在科學合理的訓練中提升能力。統一集訓結束后,張潔雯還為留校隊員設計了訓練計劃。既有理論指導,又有實戰訓練,并安排自主訓練,讓他們有針對性地補齊短板。
張潔雯對重視學生體育運動有較深的感觸?!按髮W生課業壓力較重,適當運動能很好地釋放壓力。希望同學們能在運動中學會克服困難,學會堅持,學會團隊精神,并把這些體悟應用到學習和生活中?!?/p>
據悉,中大的大一新生將在廣州南校園“集中培養”。張潔雯也把課程從主要開設在廣州校區東校園,調整成同時開設在東校園和南校園。未來將有更多同學能夠選上她的羽毛球課,一起體驗中山大學的“冠軍課堂”。
楊伊琳
2008年北京奧運會女子體操團體冠軍
楊伊琳(后排左六)和學生們在一起。
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楊伊琳和隊員一起突破歷史,獲得了中國體操女團第一塊團體金牌。在團體預賽和決賽中,楊伊琳都承擔了打頭陣的重任,完成了極高難度的動作,展現了超高的技術水平和極其穩定的心理素質。
退出競技體操賽場后,楊伊琳選擇了繼續深造。2020年碩士畢業后,楊伊琳來到中大任教。除了教授公共體育課程之外,楊伊琳還擔任中山大學健美操隊教練,指導隊員們體驗學習一些高難度動作,帶領團隊在多項賽事中取得優異成績。
“楊老師給人的第一印象是超有活力。她在訓練方面要求嚴格,生活中又非常平易近人,既像老師又像師姐。”隊員們這樣評價楊伊琳。
本科期間,楊伊琳就曾以“以體育人”為核心內容,在北京各高校做主題宣講。她表示,如何更好地在高校中開展體育教育也是她未來工作的重點。
如今作為一位孕晚期的準媽媽,楊伊琳也身體力行,堅持適量運動?!跋M瑢W們能意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把運動納入生活中,就像要吃飯睡覺一樣自然。”
焦劉洋
2012年倫敦奧運會女子200米蝶泳冠軍
焦劉洋(左四)和中大游泳隊的同事們在一起。
2020年11月,焦劉洋正式入職中大體育部。
“很早前我就有一個心愿,希望成為一名老師。既可以傳遞薪火,也是自己多年游泳運動員生涯的延續?!苯箘⒀蟊硎尽?/p>
過去一學年的教學經歷對于焦劉洋來說,是對自己能力的挑戰,自己也在其中收獲了很多成就感?!耙粋€有過溺水經歷的男同學,在經過9節課后就實現了從怕水到獨立游完50米,這讓我太開心、太有成就感了?!?/p>
除了擔任游泳課老師外,焦劉洋還是中山大學高水平游泳隊的主教練。受疫情影響,焦劉洋入職中大后,中山大學高水平游泳隊的隊員們還沒有太多機會參加大型比賽,因此焦劉洋設置了很多隊內的小測驗來模擬比賽。在她的帶領下,游泳隊在今年的全國學生運動會以及全國大學生游泳錦標賽都有相當出色的表現。
焦劉洋表示未來還想帶領游泳隊參加大型的國際性賽事。“在學校多方面的支持下,在學生、老師們的努力下,學校游泳隊的隊員走向亞運會、世錦賽,甚至奧運會,都是非常有可能的?!?/p>
中山大學相關負責人介紹,除了4位奧運冠軍,中山大學在體育方面還有更多硬核實力。中山大學通過“百人計劃”引進高層次體育人才,逐步優化教師隊伍結構。目前體育部師資隊伍中有國際級健將5人、國家級健將15人、國際級裁判員4人、國家級裁判員6人、奧運冠軍4人?!笆濉睍r期,中山大學建設了6支高水平運動隊,其中5支高水平運動隊已發展為國內高校一流強隊,獲得130多個國家級賽事前三名獎項。
南方日報記者 馬立敏 實習生 鄭涵 通訊員 杜文靜 張婞 聶思婷 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