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東新聞9月13日電 (記者 王堅)記者日前從廣州市應急管理局獲悉,廣州市系統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風險,形成“12345”+“五個一”工作做法。目前,廣州市道路交通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6.29%、29.24%,未發生較大以上道路交通事故。
創建“一表一單”,掛圖作戰
據了解,廣州市成立市、區兩級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實行“雙主任”制。制定《重點整治要素掃雷拔釘進展量化清單》和《任務推進表》,梳理要點清單52個、細化77條任務,對單對表,掛圖作戰。目前,已完成省部署的任務40項。
實施“兩大體檢”,精準治理
據了解,廣州市實施交通設施“大體檢”。投入2.51億整治道路交通設施,完成“一清一燈一帶”“平安村口”建設、校園周邊道路設施整治等8個100%,道路通行環境更加安全順暢有序。
此外,開展駕駛人“大體檢”。背景審查道路運輸行業在崗駕駛員24.9萬人,對3264名存在問題駕駛員落實分級分類管理,依法依規注銷道路運輸從業資格175張。
開展“三項行動”,鐵拳治頑
據了解,廣州市開展“奮戰三百天、全力保暢安”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行動。狠抓“四個十大”整治,查處各類交通違法行為331.3萬宗。
開展“紅棉劍鋒”行動。堅持以街道為主體,聯合公安、交通、市場監管、城管等部門“一支隊伍管執法”,出動執法力量2.7萬人次,查扣“五類車”2.5萬輛。開展新業態行業專項治理行動。
出臺“限摩限電”政策,實施電動自行車登記管理、外賣行業電動自行車交通安全聯合管理等多份工作方案,備案管理快遞電動車2萬輛。
修訂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加強網約車平臺公司訂單合規率監測。目前接單車輛合規率達95%,接單駕駛員合規率達99%,訂單合規率位居全國36個中心城市之首。
用好“四個平臺”,科技賦能。
一是建設“城市交通大腦”新平臺。二是打造“數字交警”執法新模式。三是應用事件檢測系統新技術。四是利用“無人機交管應用”新手段。30架無人機巡邏高速公路累計2200公里,執法1.2萬宗。對冼村地鐵站等40多個施工路段實施航拍監管。
建立“五項機制”,強基固本
一是健全網格綜合治理常態化機制。二是健全鎮街預防道路交通事故聯席會議常態化運作機制。三是健全亡人事故“交警+鎮街領導”到場處置機制。四是健全道路交通安全內控機制。五是健全源頭治理管控機制。
此外,打造“一點一站一隊伍一矩陣一服務”交通安全治理格局。建成商圈、學校、社區等44個宣傳示范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