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還錢我就把這瓶農藥喝下去?!边@是今年7月深圳市南灣街道面臨的一起涉人數上萬、金額近億元的供應鏈金融維穩事件。面對這起業態領域糾紛,基層相對缺少處置經驗,對適用的法律法規也比較陌生,調處一時陷入被動。此時,深圳市首個人民法院駐街道工作站——南灣法院工作站憑借專業優勢有力介入,助推事件在法治框架下穩妥處置。
據悉,自成立以來,南灣法院工作站審結民事案件402宗,成功調處糾紛272件,訴訟案件量同比下降32.44%、減少844宗。
新機制,夯實基層法治基石
2020年12月,南灣法院工作站揭牌成立,由龍崗法院派駐法官,南灣街道辦派駐司法輔助人員,雙方共同開展訴源治理、訴調對接、民事案件審理、司法確認等工作。
“能否請法官到社區來一趟,幫忙調處一宗人身損害案件……”這是工作站成立后收到的第一個求助電話。矛盾雙方均認為社區調解協議缺乏強制執行力。法官抵達現場后,及時釋法解疑,現場開展司法確認,并將裁定書通過智慧平臺送達,工作站首戰告捷。
南灣法院工作站的成立,于法院而言,有利于擴大司法服務覆蓋面,源頭減少訴訟增量;于基層政府而言,能快速搭起專業化的定爭解紛平臺,實現矛盾不上交;于群眾而言,能有效減輕當事人成本,實現“不打官司少跑路”。
新思路,讓服務跨越時空阻隔
快審快結一站式解決
2021年春節前夕,17名包工頭在社區調解室對一批欠薪糾紛進行司法確認,近百名農民工兄弟渴盼已久的200萬元辛苦錢終于有了著落。按照“快立、快調、快結、快認”原則,法官、街道、派出所、社區等單位分頭行動,與工程發包公司、承包公司、包工頭全力斡旋,最終僅用5個小時便為這批處理難度大、拖延時間久的欠薪糾紛畫上圓滿句號。
將司法確認功能嵌在社區調解室,統籌各單位現場辦公,一站式服務增強了群眾的獲得感。
智慧賦能全時性服務
早在2017年南灣就探索試行“E網送達”,有效解決了送達難的問題,獲評全國政法智能化建設智慧法院十大創新案例。
不久后,另一項借助高科技力量,提升辦事效率的措施——“智慧倉”又將落地南灣?!爸腔蹅}”整合自主立案、自主繳費、自助立案、文書查詢、在線預約等功能,可向群眾提供24小時自助服務,讓群眾獲得全天候、便捷高效的訴訟服務。
新做法,以“三治”創新訴源治理
治未病,重在普法,根源遏制矛盾糾紛發生
南灣法院工作站攜手街道、派出所,結合《民法典》實施、“12·4”憲法日等節點,進社區、進校園、進企業開展“面對面”普法,把法治精神、法律常識帶到群眾身邊。
法院工作站建立了庭后“十分鐘說理”機制,庭審結束后,辦案法官用通俗的語言以案講法,做到讓當事人心服口服,旁聽群眾明明白白。
治欲病,群眾自治,推動各類品牌調解室百花齊放
“小羅調解室”“老韓調解室”……各類社區調解室紛紛成立,人民調解員、退休干部、老黨員等陸續加入調解隊伍。目前南灣已建成以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為核心,14個社區調解委員會為輻射,勞動、建設等多行業領域調解委員會為補充的“1+14+N”調解網絡。同時,街道正聯合商會探索建立訴源治理聯動協調工作機制,助推企業消化股權債務等糾紛,降低潛在訴訟風險。
治已病,多元共治,想方設法加快矛盾在一線化解
年初,一名工人在工地作業中意外受傷,不幸身亡。事件發生后,工作站迅速聯動各單位,緊急啟動訴源治理調解機制,以“法官+調委會+職能部門+律師團隊”模式,講清講透調解與訴訟的利弊,最終在不到48小時時間里圓滿解決該起工亡賠償糾紛。
踏進南灣法院工作站,總能看到鮮艷的“紅馬甲”,他們就是“南灣法院工作站義工隊”。他們幫助過受工傷女工及時爭取醫療費,調解過教育培訓公司欠租案……“遲到的正義不叫正義,對那些不幸的人,我們能幫多少幫多少?!币晃挥兄攴掌诘牧x工感慨道。
多方參與、多點聯動的一站式解紛平臺,充分發揮了司法確認“一錘定音”的法律效應,有效推動矛盾糾紛化解在一線。截至目前,法院工作站予以司法確認102宗,涉及金額逾千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