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訊 今后,困難群眾申請社會救助“一次也不用跑”,遇到走失人員,動動手指即可幫其尋親。1月9日,廣東省民政廳召開“粵省事”民政專區上線新聞發布會,通報“粵省事”民政專區建設成果。
筆者從會上獲悉,“粵省事”民政專區已正式上線,涵蓋社會救助、養老服務、留守和困境兒童幫扶、殘疾人兩項補貼、婚姻登記等多項服務,群眾只需刷臉登錄,即可“掌上辦理”83項民政服務,其中超過70%服務實現“零跑動”。到今年第一季度,預計可提供超過100項民政服務,至少78項服務實現“零跑動”。
“‘粵省事’民政專區服務內容豐富,涉及民政多個業務領域,社會關注度更高、受益面更廣,實現了群眾、企業辦事少填、少報、少帶、少走、快辦,進一步提升效率,節約社會成本?!笔∶裾d廳長卓志強說。
此前,社會救助仍需申請人“跑一次”,前往救助窗口進行書面授權簽字及指紋采集。如今,困難群眾只需要登錄“粵省事”小程序填寫相關資料,并進行人臉識別、身份確認和電子簽名授權,即可在線提交救助申請。
親友走失,很多人不知道如何求助?!盎浭∈隆鄙暇€的自助尋親服務,進一步推動社會力量和公眾參與社會救助。公眾只要填寫相關信息,并上傳走失人員的照片,系統通過人臉識別技術進行比對,搜索該人員是否在全省90余家救助管理機構接受救助,實時反饋核驗結果。這一新舉措讓公眾免去跑遍全省救助管理機構,逐一辨認受助人員的麻煩。
繼率先啟用結婚證和離婚證電子證照后,我省婚姻登記服務也有了新突破。只要動動手指,就能在“粵省事”上隨時隨地辦理結(離)婚登記信息預錄,實現對現場辦理證件所需材料自查、預審,避免因證件證明材料不符合要求或不齊全多次往返,做到“只跑一次”。
此外,留守和困境兒童及其監護人或其他熱心人士,可直接通過“粵省事”上報信息,以便及時收集農村留守和困境兒童一手情況,通過數據共享等手段實現少填信息。上報信息后,系統通過“是否登記戶口、兒童父(母)親當前務工地點、兒童父(母)親外出務工日期”等字段,自動識別是否為“農村留守兒童”;通過“健康狀況、患病類型、殘疾類別、父母監護情況”等字段自動識別是否為“困境兒童”。
南方日報記者 汪祥波 實習生 吳玉美 通訊員 莫冠婷 梁牧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