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做好疫情防控,廣東各地各級黨組織、黨員干部、社區工作者、網格員等加強值班值守,實施網格化、地毯式聯防聯控,推動疫情防控措施落地落實,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從即日起,南方日報推出“地市戰‘疫’進行時”欄目,對全省21個地市的疫情防控措施、成效進行報道,敬請垂注。
廣州
廣州嚴格執行“4個三”工作機制:進一步織密市域對外交通檢疫網絡、市內交通檢疫網絡和公共場所體溫檢測網絡“三張網絡”,發揮“三個小組”作用,完善常住人口、來穗人員和重點人員“三本臺賬”,對重點人員采取有居所暫無癥狀居家隔離、無居所暫無癥狀集中隔離、有密切接觸史者集中醫學觀察“三種方式”處置,同時做好生活服務保障。
南方日報記者 朱偉良
深圳
深圳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發出三份告知書,分別給深圳市民、來深人員、在深企業。當前正處于節后返深高峰期,深圳的疫情防控已到關鍵階段。告知書提到確保民生物資儲備充足,妥善解決疫情發生地來深人員住宿問題,做好企業疫情防護、復工復產的監管、指導和服務工作,無疑是全面激活抗“疫”細胞的暖心舉措。
南方日報記者 張光巖
珠海
珠海加強對重點人群、重點場所監測管理,實行疫情防控網格化管理,遏制疫情擴散蔓延勢頭。主城區香洲常住人口占全市近半,依托社區黨建網格化,該區逐級建立社區聯系網格、網格聯系樓棟、網格員及樓長聯系居民代表的微信群。截至2月3日,香洲共建立網格微信群572個、樓棟微信群2285個,覆蓋全區26萬多戶居民。
南方日報記者 吳志遠 蔣欣陳
汕頭
汕頭采取包干到戶、包干到廠、包干到校,切實筑牢社區、村居、小微企業等基層各道防線。特別是在潮南,全區232個村(社區)劃分為一級網格,每個一級網格再按黨支部(黨小組)、自然村(片區)對應劃分為二級網格、三級網格,進行“網格化”分片包干。汕頭還將做好人員錯峰返程和疫情防控,保障正常交通秩序。
南方日報記者 廖奕文 楊可
佛山
佛山充分發揮村居基層黨組織以及網格化管理作用,廣泛動員群眾、組織群眾、凝聚群眾,全面落實聯防聯控措施,織牢織密群防群治的疫情防控網。在南海區,丹灶鎮加強對居家隔離觀察人員的人文關懷,每個村居均配備專人負責居家隔離人員的日常體溫監測、生活必需品供給以及生活垃圾收運處置,做到隔離不隔情。 南方日報記者 王芃琹 歐陽少偉 肖霞
韶關
韶關武江區啟用了疫情防控網格化、“物業12條”等創新方式,開展信息排查搜集;各鎮基層黨組織錄制了本地方言廣播,不少志愿者和熱心村民還自發在村口執勤點幫忙測量體溫、宣傳防控知識等。韶關市相關部門還安排專人對學校進行全面消毒,指導學校制定延期開學學習預案,確保延開不延學、停課不停學。
南方日報記者 唐音 通訊員 沈明禮 蔡仁銀
河源
粵贛高速和平服務區是江西進入廣東必經的服務區,自1月23日起河源在往深圳方向和平服務區設置了粵贛省際聯合防疫站,入粵車輛逢車必檢、逢人必查。河源還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充分調動社區(村)、物業等社會各方力量,指導幫助社區和小區進行封閉式管理,減少人員流動。
南方日報記者 蔣才虎 余佩 通訊員 冠群
梅州
梅州把“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控制存量、遏制增量”作為工作重點,管控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連日來五華縣華城鎮累計發動鎮村干部4000多人次,共摸查涉湖北回鄉人員67名,目前居家隔離監測的33人,解除日常醫學監測的已有34人。在隔離觀察期間,村干部主動為居家隔離人員開展“代跑”“代買”等服務。
南方日報記者 唐林珍 汪思婷
惠州
惠州織密聯防聯控和群防群治兩張網,實行網格化全覆蓋管理,發揮好12345熱線平臺作用,構筑嚴密防線。不少縣區組建了疫情處置應急小分隊,在社區、農村織密防控之網。應急小分隊由基層黨員干部、交警和基層醫務人員組成。在惠州博羅,應急小分隊一直活躍在各村內,對外來人員實行網格化管理和地毯式摸排。
南方日報記者 葉石界 廖鈺嫻 盧慧
汕尾
汕尾聚焦“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目標,堅持“大數據+網格化+群眾路線”聯動機制,運用大數據手段,鎖定各個社區、農村的疫情高發地區來汕尾人員,第一時間落地查控。全市51個鎮(街道)、834個村(社區)的網格員紛紛行動起來,各市、縣(區)相繼公布疫情防控熱線電話,向全社會征集瞞報疫情線索,充分依靠群眾、發動群眾。
南方日報記者 陳欣欣
東莞
“加入隊伍后,我要在朋友圈、微信群分享更多權威的疫情防控信息?!背晌撵匙罱尤肓藮|莞市長安鎮硬核廣播員隊伍。這是該鎮發動群眾力量傳播疫情防控知識的創新舉措,以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帶動老鄉、工會會員共同參與。目前,這支隊伍已有445人,其中外地在長安工作生活的老鄉廣播員401人,近百人為湖北籍老鄉。
南方日報記者 郭文君
中山
全市42個道路入口和高速公路出口檢查站已實施逢車必查、逢人必檢。單日42個道路檢疫檢查站共出動檢疫查控力量1912人次。通過實施車輛檢查、全面走訪入戶、借助大數據管理、利用無人機廣播等多種形式,中山在基層疫情防控一線織密防護網。截至2月3日,中山已派發宣傳單張144.2萬張,戶外電子屏播放防疫短片860萬次。
南方日報記者 吳帆
江門
面對疫情,江門各級各部門精準施策,構筑起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社區和農村突出黨建引領,全面實行網格化疫情防控,夯實基層疫情防控工作。當地創新形式開展各種接地氣的防控宣傳。截至2月2日,全市派發宣傳單張270.5萬張,張貼海報72.7萬張。截至2月3日,全市進農村、社區等基層宣傳宣講達26.7萬人次。
南方日報記者 潘曉晨
陽江
陽江市組建網格管理員隊伍,深入開展摸排登記工作,重點對近期到過疫情發生地的相關人員逐村(社區)、逐戶拉網式排查,全部實行“一人一冊”、跟蹤隨訪、健康監測,確?!安宦┮粦簟⒉宦┮蝗恕?。同時在全市45個高速出入口、國省道卡口設置防控疫情檢查站,轄區16個服務區設置體溫檢測點,24小時逢車必查、逢人必檢。
南方日報記者 張俊 楊世華 通訊員 陳瑞鋒
湛江
多輛宣傳車走街串巷用雷州話、粵語、普通話輪播倡議書,“家庭醫生”每天兩次上門量體溫,11個專線電話一天24小時隨時可咨詢或上報……這些舉措給湛江市霞山區居民吃下了“定心丸”。對于來自疫情發生地及防控重點地區的旅客,徐聞免費提供食宿,目前已有150多名湖北同胞得到妥善安置。
南方日報記者 顧大煒 見習記者 李梓賢
茂名
茂名將信宜摸索出的“4+1”管護機制作為標準在全市推廣。4個管護人員是共同防護直接責任主體,又有分工合作。在對每個(戶)排查出來的人員逐一登記造冊后,管護隊伍開展“多對一”“立體化”管護防控和服務工作,采取人盯人、戶對戶、電話詢問、上門復查等方式,以便發現異常及時采取措施。
南方日報記者 劉俊 劉棟銘
肇慶
在肇慶,17.8萬名黨員干部到社區報到,織密織牢“四張網”,帶動群眾落實群防群治大排查,構筑起防疫的銅墻鐵壁。端州區山河社區采取“4個1+物管”聯防聯控模式,社區干部、轄區民警、醫務人員、黨員志愿者組成的“4個1”排查小組,每天與小區物管進小區排查,登記完善相關資料,并通過拉掛橫額等力促疫情防控知識家喻戶曉。
南方日報記者 李志穎 劉亮
清遠
“不要走街、不要擺酒、不要出門吃飯……”3日上午,清遠連南瑤族自治縣金坑村響起了由瑤語、三江話和寨崗話組成的宣傳音頻。目前,清遠建立了健全“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監測排查體系,運用多種形式加強疫情防控宣傳引導,通過“鄉村大喇叭”“大篷車”滾動、流動宣傳播報疫情防控知識。
南方日報記者 劉秋宜
潮州
在潮汕農村,“勞熱”比過年還熱鬧,疫情來襲,取消聚集性民間活動勢在必行。潮州各基層黨組織做好引導、果斷叫停,得到了廣泛支持。1018個村(社區)在一天內全部達成共識,承諾叫停各類民俗活動、婚慶壽慶等3000多場次,有效防止了人員聚集,降低交叉感染風險。2月3日起,潮州開啟云課堂輔導高三學生。
南方日報記者 蘇仕日 達海軍
揭陽
揭陽全面叫停春節期間燒龍、英歌舞、唱潮劇、興丁酒席等群眾性活動,各社區每天廣播防控疫情知識,做實做細涉疫區人員的排查工作,群防群治。同時,強化城市社區管理單元的功能,各社區因地制宜劃分管理片區和網格,通過“樓長”“棟長”、經營主體等具體責任人,將群防群控措施落到每家每戶,打通基層防控“最后一公里”。
南方日報記者 唐楚生
云浮
云浮全市10萬多名黨員組成2600多支黨員先鋒隊,上門入戶教防護、量體溫等,全面實時精準掌握村(居)民信息和外來人員信息。各地紛紛開展“黨員帶頭、全民參與”的生活垃圾清理大行動。截至1月31日,全市各級共開展3260多場次清潔大活動,33萬多名群眾參與環境衛生整治抗疫情。
南方日報記者 李嘉怡 通訊員 伍廷顯
統籌:辛均慶 陳丹佳 黎詠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