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韶關市仁化縣機關單位逾三千位黨員干部下沉農村一線,與貧困戶比肩同行,齊書決戰脫貧攻堅的“答卷”。
據了解,該縣建立了廣東最大的光伏扶貧電站,每年為貧困戶增收1000.2萬元;1626戶農村住房困難戶搬進了新樓房;2019年有勞力貧困戶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5669元,增速達14.5%……
回首脫貧攻堅路,仁化縣委、縣政府創新開展“一線雙聯”“民情夜訪”活動,實行“縣領導包鎮、鎮領導和幫扶單位包村、縣鎮干部包戶”的三包責任機制,構建各級黨員干部和群眾共推共促脫貧攻堅良好局面。
仁化縣委組織部副部長歐釗黎表示,該縣通過落實“三級書記抓扶貧”,創新開展“一線雙聯”“民情夜訪”活動,推行“支部幫支部”“書記幫書記”“黨員聯黨員”工作機制,讓各基層黨組織成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堅強戰斗堡壘。
此外,該縣固化了縣四套班子、縣直機關單位及各鎮(街)班子成員每周至少2天在掛點鎮或掛點村,每周三晚上縣、鎮黨員干部夜訪貧困戶。其中,縣機關單位的扶貧分管領導每天蹲點在村現場辦公,實現干部聯村聯戶、干群融合。
其中,仁化縣委書記林國華切實擔起脫貧攻堅“第一責任人”的政治責任,堅持“腳上有土、心中有譜”的務實作風,經常深入該縣11個鎮(街)及各村指導和調度脫貧攻堅工作,帶動全縣各級干部下沉農村聽民意解民憂。
據仁化縣政府統計,截至2019年底,該縣已實現33個省定貧困村和3174戶9123名貧困人口脫貧出列,脫貧比率分別達到100%和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