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和官兵列隊完畢。南方日報記者 張冠軍 攝
南方網訊 2005年,為維護當地局勢,保護人民安全,聯合國商請中國派遣維和部隊赴黎巴嫩參加維和行動。次年3月,中國第一批維和工兵營先遣分隊開赴黎巴嫩,開啟了中國向中東地區派遣成建制維和部隊的歷史。15年來,中國已累計派出19批赴黎維和部隊,共計6500余人次。
危險與挑戰如影隨形,“聽著槍聲睡去,聞著硝煙醒來”,是維和部隊工作和生活的常態。但面對危險,維和官兵仍戰斗在最前線,用青春和熱血筑牢維和使命。在執行了3年零3個月的維和任務后,第十八批中國赴黎巴嫩維和建筑工兵分隊的首批100名官兵于16日返回惠州駐地。
在維和地建設“中國樣板”
2019年12月,黎以邊境,遠處不時傳來幾聲槍響。
一場暴雨過后,地面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水坑,中國第18批赴黎巴嫩維和建筑工兵分隊官兵穿著雨鞋,深一腳、淺一腳展開施工,為加納維和分隊營區新建一個觀察哨,以提高其營區防衛能力。
“在石籠中間用兩根鐵絲將4個面連接起來,形成十字結構加以固定?!狈株犓募壾娛块L孔令桂指導隊員們編織制作完一個石籠后,捋了捋衣袖,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一旁,加納維和分隊工程參謀西蒙上尉第一次見到這種石籠編織方法,一臉疑惑??琢罟鸾忉尩溃骸坝^察哨的石籠墻由4層裝滿砂石的石籠壘起,再加上棚頂鋼架結構的重量,最下面的石籠受到重力很容易被擠壓變形,通過十字結構可以形成拉力確保墻體穩固,延長觀察哨的使用年限。”西蒙隨即露出驚訝的表情,豎起大拇指連連稱贊。
這是孔令桂第2次到黎巴嫩執行維和任務,“十字結構法”正是他在實踐中總結出的經驗做法?!澳銈冇镁康募寄艽蛟斐稣嬲摹畼影骞こ獭?,中國軍人非常專業!”完工驗收當天,西蒙主動要求與孔令桂在觀察哨前合影留念。
自部署到任務區以來,第18批赴黎維和部隊清排雷區超10000平方米,發現并銷毀地雷1577枚,協助柬埔寨維和部隊銷毀地雷997枚,清排面積和排雷數量均創單批之最;高標準完成“藍線”觀察哨建設、巡邏道路修復等88項建筑施工任務;醫療接診聯合國人員及當地民眾10000余人次,并為當地學校援建“和平廣場”,贏得聯黎部隊和當地民眾的一致好評。
“你們專業而且卓越!”在授予中國維和部隊官兵聯合國勛章時,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科爾少將這樣稱贊道。
“中國藍盔”展現大國風采
維和部隊的任務區內,有一個小村莊叫曼蘇里村,經歷過2006年黎以戰爭摧殘,許多房屋上還可以看到戰爭留下的槍炮彈孔。
這里地處偏遠,醫療條件落后,村民就醫困難。得知情況后,中國維和部隊將曼蘇里村定為長期幫扶的醫療點。每周三上午9點半,醫療小分隊都會準時來到村里義務巡診,不到20平方米的候診室常常坐滿了前來就診的病人。
中士巫露露是一名女護士,主要協助軍醫接診。在接診一位聽力嚴重受損的老太太時,軍醫和雇員都無法通過語言交流獲知病情,可當男軍醫想要為她做檢查時,老太太卻捂著頭巾一直搖頭。巫露露注意到這個細節后,主動上前攙扶老太太到隔壁房間,為她進行一對一檢查,最終查明了病情,協助軍醫對癥下藥。
老太太離開巡診站點時,給了巫露露一個深情的擁抱和貼面禮,嘴里說著阿拉伯語。翻譯說:“她是在表達對露露的感謝?!?/p>
當11歲的阿里得知中國維和官兵正在為他就讀的學校援建一個廣場時,他精心畫了一幅畫送給中國官兵。阿里告訴官兵們:“畫上的兩只和平鴿上分別載著黎巴嫩國旗和中國國旗,感謝中國維和部隊帶來了和平,也希望黎巴嫩永遠和平?!?/p>
在黎巴嫩政府軍軍營開放日活動中,女兵陳雨薇用古箏演奏了一曲中國經典民謠《茉莉花》,當地女學生瑪雅主動請求和陳雨薇合影,并詢問能否試彈一下古箏,陳雨薇熱情地邀請她到古箏前坐下,耐心地為她戴上彈奏古箏的指甲,指導瑪雅彈奏時手指的彎曲弧度?,斞旁谠噺椇箝_心地說:“非常感謝讓我有機會嘗試彈奏中國樂器,它的聲音非常好聽,我很喜歡?!?/p>
當地民眾親切地稱呼中國維和軍人為“最可愛的東方朋友”。
籌措3萬多個口罩寄往湖北
如果沒有這場疫情,他們本該比現在早3個月回到祖國。
“疫情剛發生的時候,對家里最多的就是擔心,尤其是孩子還在上幼兒園,我又不能趕回他們身邊,內心其實很憂慮?!睏顣员蛏傩;貞浾f:“但是看到國內采取了一系列切實有效的措施,疫情開始得到有效控制,我的心就放下來了。”
國內疫情爆發后,身處海外的維和部隊第一時間就開始四處奔走,采購當地的醫療物資,希望為湖北抗疫出一份力。
但黎巴嫩當地輕工業并不發達,基礎的醫用物資大多依靠外國進口,維和部隊購買口罩時并不能找到大批量采購的渠道,只能靠著雙腿,走進每家藥店、超市,挨個詢問,搜集防疫物資。
經過一周不辭辛勞的奔波,他們共采購到N95口罩5500個,普通醫用口罩3萬余個,防護服一百多件,寄往了湖北。
3月下旬,新冠疫情在中東地區蔓延,黎巴嫩的確診人數也開始激增。21日,黎巴嫩安全部隊開始采取強制措施,禁止居民外出和集會。
為做好疫情應對工作,維和部隊通過醫療遠程會診視頻系統,學習了軍內專家主持的新冠肺炎專題講座,早早掌握了疫情理論知識和防控技能。在聯合國衛生部門的專項檢查中,維和部隊的各項防疫措施受到檢查組的高度肯定。
但是也因疫情影響,聯合國要求所有出兵國在6月30日前停止輪換,他們的歸期一拖再拖,原本計劃1年的任務期最終推遲了兩個多月。
“維和區情況復雜,具體哪天回國也沒有消息,心里有些歸期不定的焦慮。反倒是家人安慰我,讓我注意安全,完成好任務,家里面不用擔心。”說起這些,魯曉兵上尉的眼里閃過一絲感激。
堅定了信心,官兵們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堅守在維和戰場。7月28日,他們終于踏上了返鄉的班機,在昆明進行為期15天的隔離觀察。到達祖國后,楊曉彬第一時間給妻子發去了一條短信:“等我回來!”
南方日報記者 汪棹桴 實習生 吳立洋 高寒 通訊員 彭希 鐘海
統籌:洪奕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