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訊 9月8日22時許,剛剛抵達廣州的鐘南山院士接受了南方日報專訪,分享了獲得榮譽的感受,談及了對年輕人的期待,說出了數次哽咽的緣由。
他說,獲頒“共和國勛章”,意味著要承擔更多的責任。中國醫生始終沒有變,醫者仁心,關鍵時刻義無反顧。未來希望能搭建更好平臺,讓年輕團隊更深入參與抗疫工作,“年輕人上來,我最開心”。
南方日報:獲頒“共和國勛章”,您有什么不一樣的感受?
鐘南山:我沒想到會給我們如此高規格的榮譽,不過我想更多還是對醫務人員的肯定,而我只是其中的代表,其實很多醫務人員比我們做得更多。另一方面,獲得“共和國勛章”后,要承擔更多責任。我們有一個愿望,希望建立更好的平臺,讓年輕團隊能更深入參與抗疫工作。
南方日報:疫情中,您幾次哽咽,請問哪些點會觸發您的情緒?
鐘南山:現在慢慢冷靜下來,那時候還是對一些細節有感觸。1月27日,有一個在武漢的博士生說,他情緒一直很低沉,作為醫生看到病人走向死亡是很難受的事情。但當時,他聽到了武漢市民在家自發地唱起國歌,百感交集。聽到這,我當時也很激動。
這意味著什么?為何中華民族歷經許多困難,都沒有被打倒?就算暫時有困難,老百姓自己都有股氣,一個民族,關鍵是有一股氣,這股氣要是一直存在的話,我看這個民族就不可能被打倒。有精神支撐的話,再困難的物質條件我們都能克服。
南方日報:您如何看待當前的疫情?
鐘南山:現在看起來,疫情在中國是取得了階段性勝利,但是在國外遠遠沒結束,有的國家還一直在增加,包括我們的鄰國,所以后果很難預料。這是人類疾病,不是一個國家能應對的,假如沒有各國之間的團結合作,是很難做好的。
南方日報記者 李秀婷 黃錦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