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配套活動——“讀懂廣州”專題對話會20日上午舉辦。專家學者圍繞“創新驅動發展與城市綜合功能升級”和“文化強國建設與灣區文化綜合實力提升”等主題建言獻策,點贊廣州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
今天,他們都說了什么?
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李君如:
“只有讀懂廣州,才能更好地讀懂中國?!?/p>
“廣州是一座豐富多彩的城市,一座現代與傳統并存、創新與守正并存、多元文化與主流文化并存的城市?!?/p>
“當前中國的經濟中心開始南移,為廣州發展奠定了基礎;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又為廣州發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間,讓廣州做出的這篇大文章、好文章更加精彩?!?/p>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國家發展改革委區域開放司原司長趙艾:
“廣州是中國現代化發展的一個縮影,濃縮了中國現代化發展的很多元素。新時代要講廣州的故事、要有廣州的聲音、要發現廣州的發展模式?!?/p>
“老城市新活力是廣州發展的亮點與方向。廣州能有今天的成就靠的就是變,廣州開拓未來也要靠變?!?/p>
國創會副理事長、原國土資源部調控監測司司長劉隨臣:
“廣州的‘三舊改造’、城市更新在全國都走在前列,廣州的某些政策上升到國家層面,在全國推廣,希望廣州接下來建設新的城鎮化,進行更大程度的城市更新?!?/p>
國創會中國文明和中國道路研究中心主任謝茂松:
“從海洋文明到商業文明,是廣州的創新和經濟體、市場的活力來源?!?/p>
“從雙循環的角度來說,文明的發展也需要在內循環與外循環的維度進行。廣州作為中國南方門戶,其發展史在經濟和文明史上都有體現。”
國創會副會長、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鄔書林:
“經過改革開放以來的努力,特別是近20多年來的發展,廣州實現了以文化為引領的經濟社會融合發展?!?/p>
“廣州在以文化促進社會融合發展方面做得非常深入。廣州的街區都保留著自身的文化特色,利用文化的特色優勢留住國內外的人才在廣州創業?!?/p>
國創會副會長,中共中央黨校原副校長徐偉新:
“廣州文化發展正向著高質量邁進,創新發展、數字賦能、傳統文化優勢是廣州文化發展的三個關鍵詞?!?/p>
“廣州是一個文化底蘊很深厚的城市,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歷史文化與現代生活在老街區相互交融,讓人們熱愛這個城市。”
“廣州變化很大。三十多年前我沒有認識這個城市,現在我不僅認識了還很喜歡它。這里有著人們干事創業的很重要因素,廣州文化發展正向著高質量邁進?!?/p>
南方日報記者 譚超 黃舒旻 郎慧 郭蘇瑩
統籌:朱偉良
海報設計:莫迪
視覺統籌:邱洪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