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莞市多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的通知》(簡稱《通知》),針對假離婚、首付比例、社保繳納問題等再出調控政策,被認為是繼2020年7月“史上最嚴”樓市監管政策后的再次調控升級。
進入2021年以來,在一些售樓部和中介“吹風價”不斷推高的情況下,向記者咨詢買房的讀者和朋友明顯增多。而來自市場機構的前期調研數據亦顯示,廣東部分市場出線一定程度的過熱現象。對此,深圳、廣州、東莞等廣東多個城市精準施策,因地制宜推出了全市或部分區域的樓市交易或貸款政策,用限購、限售、嚴打資金來源等調控手段對可能出現的樓市亂象進行精準打擊。
◎東莞調控加碼
社保延長、首付提高、假離婚堵死
“真擔心不出手,再這樣漲下去就更買不起了?!?月29日,王小姐告訴記者,她剛剛讓家里人向某房企銷售部交了2萬元認籌金,成功“鎖定”了麻涌鎮一套77平方米的三房,總價170萬元左右,據開發商稱,該項目很快就會拿到預售證獲準推新。
2020年,東莞房價一路看漲。有機構監測,在2020年中國百城房價累計漲幅指數中,東莞新房累計漲幅以9.5%居于百城首位。進入2021年,市場熱度有增無減。像王小姐這樣急著“上車”的剛需改善型買家非常多。
就在王小姐家人認籌的前兩天,東莞深夜再出樓市新政,借助延長社保準入、提高首付門檻、堵死假離婚通道等措施嚴防炒作資金入市,保障市場健康發展,維護剛需群體利益。
東莞樓市新政可歸納為6條內容,簡稱“莞6條”,分別是:調整商品住房限購年限、進一步加強房地產金融管理、加強新建商品住房價格指導與監管、強化房地聯動調控機制、完善房地產市場監測及信息公開工作、持續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
值得關注的是,新政延長了對社保繳納時長的要求,圍堵投機炒房行為?!锻ㄖ芬筚彿糠菛|莞市戶籍居民家庭在東莞市購買第二套商品住房(新建商品住房或二手商品住房),須在購房之日前四年內在東莞市逐月連續繳納社保滿三年。而在去年的“7·25”調控中(又稱“莞9條”),非東莞戶籍居民家庭在東莞購買第一套商品住房的須交滿一年社保;購買第二套商品住房的須交滿2年社保。
對于新入戶居民家庭購買第一套新建商品住房的,須在東莞市落戶滿半年、且在購房前兩年內逐月連續繳納社保滿半年。
夫妻離異的,任何一方自離異之日起兩年內購買商品住房的,其擁有住房套數按離異前家庭總套數計算。此前的“7·25”調控政策,并未對結離婚后如何買房有明確規定。
企業須經市場監督管理機關核準登記注冊滿兩年后方可購買商品住房。
在信貸政策方面,《通知》提高了首付比例,實現差別化信貸政策。根據《通知》居民家庭名下在東莞市無住房且無住房貸款記錄(含商業性住房貸款和公積金住房貸款,下同)的,購買普通住房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0%,購買非普通住房首付款比例不低于40%。
居民家庭名下在東莞市無住房但有已結清的住房貸款記錄,或在東莞市擁有1套住房且住房貸款已結清的,購買普通住房首付款比例不低于40%,購買非普通住房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
居民家庭擁有1套住房且住房貸款未結清的,購買普通住房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購買非普通住房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對擁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居民家庭,暫停發放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
同時,《通知》還提到要加大住宅用地供應,今年供應住宅用地不少于300公頃、加強新建商品住房價格指導與監管、完善二手住房網簽交易價格發布機制等措施來抑制投機炒房,遏制房價過快上漲,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珠三角房貸收緊
廣州新房供應或創新高
實際上,在東莞新政出臺前,廣東多地在“房住不炒”和“一城一策”的政策精神指導已開始密集、多樣的樓市政策調整。
1月19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若干問題的函,對“7. 15新政”在途交易問題、高層次人才購房條件問題、居民家庭住房登記問題作出進一步明確。
其中,最觸動市場敏感神經的是,新規要求,家庭購買商品房只能登記在具有購房資格的家庭成員名下,即不符合購房資格的不能單獨登記也不能聯名登記,這意味著通過假結婚聯名買房行不通了。
2月8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再發通知,建立二手住房成交參考價格發布機制,給全深圳3595個小區制定一個二手房成交參考價格?!锻ㄖ钒l布之初,部分深圳業主對于打了7折甚至5折(相比于掛牌價)的參考價并不感冒,直接回復“降一分錢都不賣”。然而這份參考價格并不是給業主看的,而是給銀行看的。春節假期之后,建行、農行、光大銀行先后發出聲明,將把二手房成交參考價格作為按揭貸款發放的參考依據。
有專家指出,若未來深圳所有銀行都執行“參考價標準”,相當于變相提高了在深購房的首付比例,降低了買家的購房杠桿,通過金融手段間接抑制了深圳樓市的投機需求。
與此同時,有市場機構和企業向記者證實,廣州對樓市的監管措施也在節前提早進行了的優化調整。1月下旬,針對市場出現的業主抱團哄抬房價情況,廣州市房屋交易監管中心便組織25家房地產中介參加管理工作會議,對中介機構為交易當事人規避房屋交易稅等非法目的,就同一房屋簽訂不同交易價格提供便利等7類違法違規行為進行了案件剖析;同時對參會中介機構提出不參與炒作、規范業主放盤委托手續、規范中介門店信息公示等要求。
緊接著,2月9日,針對6家銀行涉嫌違規,廣東銀保監局深入現場調查取證,嚴肅查處經營貸、消費貸違規流入房地產的行為。而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此前的消息,廣州多家銀行已經暫?!敖恿J”形式(即直系親屬擔保貸)的個人住房按揭貸款,顯示出按揭貸款政策進一步收緊。
歲末年初,廣州樓市交易最搶眼的莫過于黃埔區和南沙區。雖然這兩個區域迄今為止均未有官方文件顯示樓市調控政策有變化,但記者從一些售樓部和中介獲得的消息證實了,市場交易主體在引導交易上已經明確現在參照的規則與此前已經有所不同。譬如,非廣州戶口人士在南沙購房以及在黃埔部分銀行申請貸款,在學歷、工作證明、收入證明等方面均有了更嚴格的規定。由此向市場傳遞的信號是,炒作資金入市的渠道將被堵得越來越死。而房價繼續上漲,政策趨嚴的趨勢也將日益明顯。
不過,在調控政策尚未明朗前,廣州熱點區域的交易仍然非?;钴S,近期向記者明確表示,正準備出手的朋友和讀者仍然非常多,整個行業賣方主導市場的態勢仍未改變。
據克而瑞對2021年廣州整體貨量的預測數據,在2020年土地市場放量成交的背景下,預計2021年廣州新房供應將達1391萬平方米左右,再創歷史新高。其中,增城、南沙、黃埔區的供應都將在200萬平方米以上,而中心五區合計也有超過250萬平方米的供應。
有專家稱,供應加大將對穩定市場價格或帶來一定影響。
南方日報記者 周中雨
統籌:馮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