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十年將是我國資本市場大發展的黃金時代!”全國政協委員、佳都科技集團董事長劉偉日前在提及資本市場議題時感嘆道,“注冊制改革盤活資本市場、做大增量、激發市場活力,為企業科技創新、技術轉化應用提供融資渠道,有利于培育出世界級的科技企業?!?/p>全國政協委員、佳都科技集團董事長劉偉。佳都供圖
以科創板為例,截至2021年3月,科創板上市公司已經達到234家,首發募集資金3053億元,其中超過半數企業是生物醫藥、TMT(科技信息通信)、電氣新能源等科技類行業,首發募集資金超2000億元。劉偉認為,“改革的傾向很明顯,就是要暢通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為各層次科技企業的創新發展提供充足‘彈藥’,和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提法一脈相承”。
作為致力于人工智能技術應用落地的企業家,劉偉認為下一步應該要在再融資方面加大對科技企業的支持力度,讓企業的融資“獲得感”更強。“目前在再融資募集資金使用上,監管要求資本性支出占比不低于70%,補充流動資金的比例不超過30%,本質上還是延續了‘建生產線-折舊-產出回收’的思維模式,忽視了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所帶來的新商業模式變化。
劉偉以佳都科技為例,公司近年研發投入較多,在很多新技術的研究階段,按照會計規則必須進行費用化處理,也就是不能作為‘資本性支出’列支,無法使用募集資金”,劉偉在談到融資問題時,顯得有點焦慮。
“佳都科技產出的大多是軟件和服務,我們的生產交付學習蘋果、小米等企業的經驗,采用供應鏈模式,自己沒有工廠,公司2000多人大多是算法、軟件研發人員,每年數億研發投入,很多新技術產品短期內無法看到盈利收獲,壓力不小”。劉偉在今年的提案中建議優化再融資政策,針對創新型科技企業經營特點,提高募集資金用途的包容性,例如對行業龍頭企業、擁有國家級科研技術知識產權的企業,允許更大比例的募集資金可用于費用化研發支出等,突破30%的限制,通過加大對科技類企業長期資金的支持,加速技術的突破和產業落地。
此外,劉偉在提案中也建議有關部門在支持民營企業參與PPP項目上作進一步的制度性優化思考。自去年政府提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以來,智慧城市、人工智能、軌道交通等領域采用PPP建設的項目越來越多,但配套融資工具和規則上的相對缺乏則阻礙了民營企業參與PPP建設的機會。劉偉認為,該問題同樣可以通過優化再融資制度得以妥善解決。
“未來十年,注冊制改革持續推進,只要能培育出數家中國的‘FAAMG’,注冊制將會是一次足以載入史冊的改革!”劉偉在談及未來時信心滿滿?!凹讯伎萍冀陙碚趶娜斯ぶ悄艿膽眉夹g向基礎技術、關鍵技術進軍,我們有強大的科學家團隊和工程師紅利,又有粵港澳灣區、軌道交通大發展的歷史機遇,一定有機會抓住這波改革紅利做大做強。”
(注:FAAMG指美國市值排名前列的5家科技公司,包括臉書、蘋果、微軟、谷歌、亞馬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