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日前印發《2021年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提出,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城市落實全面取消落戶限制政策。南都民調中心于4月下旬面向全國公眾發起問卷調查,并發布《公眾落戶意愿調查報告(2021)》。報告顯示,近九成受訪者知曉新的落戶新政,如果放開落戶限制,希望入戶北上廣深等超大城市占比超四成,有意落戶廣州、深圳者更為明顯。
5月11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人口持續向沿江、沿海地區聚集,廣東10年間人口增加2171萬人,常住人口1.26億,增量位居全國第一。南都民調中心本次調查結果呈現相同趨勢,受訪者遷戶廣東意愿高企,主要來自廣西、湖南、江西、福建、山東等地;已婚、80后、高學歷的受訪者更想遷戶;遷入地的就業創業機會、孩子入學和教育資源等是受訪者考慮遷入的主要原因。
落戶意愿如何?
5.5%受訪者想遷入不設限300萬人口以下城市
300萬人口以下的城市有哪些?怎樣劃分?根據2014年11月國務院發布的《國務院關于調整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的通知》,以城區常住人口為統計口徑,將城市劃分為五類七檔。其中,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的城市包括四檔:Ⅰ型小城市(20萬以上50萬以下)、Ⅱ型小城市(20萬以下)、中等城市(50萬以上100萬以下)、Ⅱ型大城市(100萬以上300萬以下),還有三檔是Ⅰ型大城市(300萬以上500萬以下)、特大城市(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超大城市(1000萬以上)。
本次調查數據顯示,公眾對落戶新政的知曉度較高,近九成受訪者表示知道該政策。
進一步交互分析發現,戶籍所在地、現居住地在二線城市的受訪者,對該政策的知曉度最高,占比超九成;小城鎮、農村戶籍的受訪者對該政策的知曉度相對較低,各占七成。調查數據還顯示,九成受訪者表示支持該政策。其中,受訪者的遷戶意愿越高,對落戶政策的知曉度越高,他們對該政策的支持度也越高。張女士支持該政策,她表示,“全面取消300萬人口以下城市的落戶限制政策,可能是城鎮化發展的趨勢,需要多一些人還是比較好的,同時降低特大或超大城市的人口密度,疏解當地的教育、醫療資源等方面的壓力。”
既然公眾對該落戶政策的知曉度、支持度都相對較高,大家的落戶意愿如何?本次調查數據顯示,但僅5.5%有意愿遷入不設限的300萬人口以下城市,主要想遷入廣東珠海、潮州、陽江、云浮。
想落戶哪里?
除廣深外,會考慮落戶珠佛莞
公眾對該落戶政策的知曉度、支持度都相對較高,會否影響大家原來的遷戶意愿?調查結果顯示,三成半受訪者表示“有影響,會重新考慮落戶城市”;超四成表示“沒有影響,仍執行既定遷戶計劃”。
調查顯示,遷戶意愿越高的受訪者,該落戶新政對他們的影響越大。其中,在有遷戶意愿的受訪者中,45.60%表示“有影響,會重新考慮落戶城市”。從不同職業來看,該落戶政策對外來務工者、公務員或事業單位員工、個體經營者的影響比較明顯,三個受訪群體表示“有影響,會重新考慮落戶城市”的比例依次是44.44%、44.27%、42.20%。那么大家會重新考慮落戶哪里?調查結果顯示,在廣東省內,除廣州、深圳外,受訪者會重新考慮落戶珠海、佛山、東莞為主,占比四成;一成半會重新考慮落戶惠州、中山。
哪些外省人想來廣東?
廣西、湖南、江西、福建、山東占三成以上
但如果放開落戶限制,則有超六成受訪者有遷戶意愿,其中以北上廣深等超大城市為主,占比超四成。去年5月,課題組針對廣東省內居民發起調查落戶意愿調查,數據顯示近三成受訪者想落戶廣州、深圳;而今年想落戶廣州、深圳的受訪者占38.9%,較去年同題調查有小幅度上升。今年有意落戶廣州、深圳的受訪者,較去年增長10.20%;有意落戶佛山、東莞等特大城市的受訪者,比例也較去年上升一半。
廣州和深圳的城市的人口吸引力有多大?據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等聯合發布的《2020年度中國城市活力研究報告》顯示,全國人口吸引力前十位城市中,深圳(9.420)、廣州(9.228)、東莞(7.840)位列前三;北方城市中只有北京上榜(7.644),位居第四,與本次調查中深圳、廣州是熱門落戶城市的結果互相吻合。
有意遷戶廣東省的人都來自哪里?根據本次問卷調查受訪者的網絡IP地址以及交互遷戶意愿城市發現,有意遷戶廣東省內城市的受訪者,以廣東省內的受訪者居多,占比四成;有意遷戶廣東的省外受訪者主要來自廣西、湖南、江西、福建、山東,占比三成以上。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人口持續向沿江、沿海地區聚集,其中廣東10年間人口增長2171萬人,常住人口1.26億,增量位居全國第一。最為明顯的是每年春運廣東人口的遷移情況。根據今年2月南都報道的春運返程客流量統計顯示,廣東省位居今年全國春運返程目的地第一位,春運遷入廣東的人口中,以廣西、湖南、江西為主,占比依次是21.57%、14.16%、8.24%,還有6.55%來自海南,四省份遷入廣東人口數占據全體遷入人口的一半以上,與本次調查發現相對應。
綜合來看,300萬人口以下城市,有意愿落戶廣東省內的占比較多,珠海相對有吸引力;如果開放選擇落戶城市,有意愿落戶廣州、深圳的比例仍然突出??梢姡瑥V東城市群無論在省內乃至全國,其人口吸引力、落戶吸引力都相對較高。
哪些地區人口想流動?
一線二線城市人口流入顯著,小城鎮及農村人口流出明顯
整體上看,本次調查中受訪者的戶籍所在地覆蓋城市、小城鎮以及農村地區,其中一線、二線城市戶籍的比例較多,各占兩成;四線城市、小城鎮和農村戶籍受訪者,占比超兩成。調查還發現,一線、新一線、二線、三線城市常住人口多于戶籍人口,人口流入顯著;四線城市、小城鎮和農村戶籍人口多于常住人口,人口流出明顯。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人戶分離人口為49276萬人,其中,市轄區內人戶分離人口為11694萬人,流動人口為37582萬人,其中,跨省流動人口為12484萬人。與2010年相比,人戶分離人口增長88.52%,市轄區內人戶分離人口增長192.66%,流動人口增長69.73%。南都民調中心本次調查結果也呈現出相同趨勢。
哪些人群想遷戶?
二三線城市近七成受訪者意愿更高,學生、農民遷戶意愿較低
哪些群體的遷戶意愿更高?交互戶籍所在地來看,受訪者目前戶籍在二、三線城市的遷戶意愿更高,比例分別是72.41%和67.38%;小城鎮、農村戶籍的遷戶意愿較低,比例分別是50.53%和44.63%。
交互現居住地來看,受訪者現居住在二線城市的遷戶意愿最高,占比七成以上;其次是現居住在一線、新一線城市,各占六成;居住在小城鎮、農村地區的遷戶意愿較低,占比約在兩成。
再進一步交互年齡段、個人狀態、學歷、職業發現,80后受訪者的遷戶意愿最高,占比七成;00后的遷戶意愿較低,占比不到三成。從個人狀態來看,已婚受訪者的遷戶意愿較高,占比七成;單身受訪者當中,有四成半表示有遷戶意愿。從不同學歷來看,本科學歷的受訪者最想遷戶,占比近七成;其次是碩士或以上學歷,占比超六成;高中/中專、大專學歷的受訪者遷戶意愿相對較低,各占不到六成。
從不同職業來看,公務員或事業單位員工、個體經營者、外來務工者的遷戶意愿最高,比例依次是71.94%、69.11%、68.52%。相反,學生、農民的遷戶意愿較低,占比分別是26.72%和33.33%。有農村戶口的受訪者表示,“我在城市買房二十多年了,街道一直找我落戶,我不想落。孩子上學我們花錢上私立學校就好了?,F在我在村里還有三間小屋三畝地,等年紀大了回村種種菜養養雞鴨鵝?!?/p>
為什么想遷戶?
單身者看重就業創業機會,已婚者重視入學教育資源
在有遷戶意愿的受訪家庭當中,有哪些家庭成員擬遷戶?調查結果顯示,73.38%打算本人遷戶。交互分析發現,在單身的受訪者中,本人擬遷戶者占比近八成;父母擬遷戶者占四成。對于已婚受訪者來說,他們更多地考慮配偶、子女遷戶,占比分別是71.35%和63.17%。
想遷戶的原因是什么?遷入地就業、創業機會多是受訪者考慮遷入的首要原因,占比近六成。其次,在遷入地孩子入學易、收入高、教育資源和水平高同樣是重要考慮因素,各超四成半。
再次交互分析發現,單身的受訪者更看重遷入地的就業、創業機會,比例分別是57.55%和46.23%。已婚的受訪者更重視孩子在遷入地的入學難易度、教育資源和教育水平,占比分別是50.07%和47.20%。
有意落戶上海的李女士表示,自己原來的戶籍在貴州,后來遷到了上海的學校集體戶口里,目前單身的她認為上海的就業、創業機會以及發展空間更多,而且當地的醫療資源和水平、公共設施和配套普遍比貴州完善,畢業后一直留在當地工作,打算通過積分落戶上海。80后吳先生已婚,戶籍在安徽,目前一人都在惠州工作生活,他考慮更多的是落戶后更方便孩子在當地入學,且惠州的城市配套和公共設施相對完善,居住環境舒適。
由此可見,遷入地的就業創業機會、工作收入等方面,對單身群體更具落戶吸引力,而對于已婚的受訪者來說,遷入地的入學難易度、教育資源和教育水平是考慮落戶的重要因素。
至于那些沒有遷戶意愿的受訪者,他們不想遷戶的主要原因包括“在本地生活習慣了,不想變動”、“目前工作生活穩定,不需要”、“家人都在本地,不想分散”等,比例依次是57.04%、49.31%、44.50%。在線下攔截訪問中,80后張女士表示,自己是河南農村戶口,但沒有遷戶的打算。一方面常住人口300萬以下的城市對她來說沒有吸引力,不如家鄉的發展潛力好;另一方面廣州、深圳等超大城市的生活成本太高,根本不敢考慮落戶發展。還有不少受訪者表示,“沒有遷戶意愿,除非孩子上學,否則不會落戶城市”、“現在都想落戶農村吧”。
總體來看,對常住人口300萬以下城市全面取消落戶限制的政策,公眾知曉度和支持度都相對較高,但實際有意愿落戶的受訪者并不多,相對來說,全國城市中,廣東珠海吸引力較高。但打算落戶在北上廣深等超大城市的意愿仍然比較強烈。遷入地的就業創業機會、工作收入、教育資源和教育水平等方面,均不同程度地影響著公眾的遷戶意愿,以及落戶城市的選擇。
調查概述
南都民調中心于2021年4月21日至5月8日展開本項調查,通過網絡問卷、電話回訪和線下攔截訪問相結合的方式,共回收有效問卷1536份,其中男性受訪者占62.17%,女性受訪者占37.83%。從年齡段來看,受訪者以80后和90后為主,比例分別是38.09%和37.83%。從學歷水平來看,本科學歷占比最高,為45.12%,其次是大專學歷,占比27.34%。從個人狀態來看,已婚的受訪者占比最多,為67.45%,單身占30.99%。從職業來看,以企業員工、個體經營者為主,比例分別是31.71%和21.29%。從月收入來看,以5001-8000元、8001-12000元為主,占比分別是25%和22.53%。
社會群體與公眾心理研究課題 項目出品:南都民調中心 項目監制:謝斌 張純
項目執行:南都研究員 麥潔瑩 李偉鋒 實習生 陳紀攸 鄧鳳萍 張瑩 制圖:麥潔瑩 李偉鋒 甘丹
支持平臺:南方都市報微信公眾號 南方都市報微博 南方農村報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