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東制定了《系統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風險工作方案》(簡稱《工作方案》),提出要全鏈條、系統化解決道路交通安全問題,實現“三個持續減少、一個堅決防止”的目標——道路交通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和較大道路交通事故持續減少,堅決防止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全力打贏系統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風險攻堅戰。
近年來,全省道路交通安全形勢逐步向好,事故數與死亡人數連年“雙降”,近三年沒有發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但與此同時,廣東道路交通事故總量較大,交通事故仍然是安全生產的“頭號殺手”?!豆ぷ鞣桨浮穱@“人、車、路、企、救”的18項突出風險,提出了55條防范措施。 系統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風險工作要在2021年底前完成,其中廣州、清遠兩市要在落實《工作方案》上先行一步,拿出可復制、可推廣的試點經驗。
智能化手段及時預警、糾正不安全駕駛行為
道路交通涉及點多、線長、面廣,是各類風險聚集的重點領域之一。目前,廣東公路通車總里程超22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車里程超1萬公里,機動車保有量超3300萬輛,駕駛人超4380萬人。
為何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年年部署、推進,事故卻依然高發頻發?記者從省應急管理廳了解到, 除了其固有的風險外,過于依賴路面執法而沒有堅持系統觀念、實施系統治理是一個重要原因。這也是《工作方案》以及接下來的攻堅戰中,廣東要著力解決的問題。
駕駛人的交通違法行為特別是未按規定讓行、酒駕醉駕、未保持安全車距、違法變更車道、違法超車等交通違法行為是造成交通事故的最直接原因。對此,《工作方案》提出要利用智能化手段,及時預警、糾正不安全駕駛行為;開展“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深化交通安全宣傳“八進”和交通安全宣講“百千萬”,常態化開展“五大曝光行動”等10項措施,提高全民交通安全素質。
重型貨車、小型客車、摩托車和電動自行車則是近幾年交通事故的主要車型。《工作方案》要求 對“兩客一危一重貨”重點車輛進行實時監控、智能預警,推行危運從業人員“安全碼”和旅行社用車“五不租”,落實網約車平臺公司承運人主體責任; 同時還明確將打擊非法改裝“百噸王”,清理“黑校車”,推行摩托車電動自行車戶籍化管理和“帶牌銷售” 等28項措施,提升道路交通本質安全水平。
建立應急救援聯動機制打通“綠色通道”
從近些年道路交通事故情況來看,城市道路和農村道路占了交通事故的大部分,高速公路和國省道占了較大交通事故的大部分?!豆ぷ鞣桨浮诽岢隹h鄉道與國省道平交路口“一清一燈一帶”、“兩站兩員”實體化運作、全面整治在役公路隱患、實行施工路段“路長制”等10項措施,提升公路通行保障能力。
從多年的事故教訓來看,營運車輛及其駕駛人的種種不安全行為和不安全狀態,主要是運輸企業疏于管理造成的,歸根到底就是違法成本低?!豆ぷ鞣桨浮诽岢鼋柚萍夹畔⒒侄?,在數字政府框架下建立省市縣三級道路運輸車輛智能監控平臺,對“兩客一危一重貨”重點車輛、駕駛人、運輸企業及路段開展“畫像”,并將“畫像”信息與周邊省份共享,實現精準監管、聯防聯控,倒逼運輸企業落實責任。
值得關注的是,在應急救援這最后一道防線上,《工作方案》提出要建立“四位一體”應急救援聯動機制,打通院前救治、院中急救的“綠色通道”,針對雨、雪、霧等惡劣天氣對交通出行帶來的不利影響,建立氣象監測預警與公安交管應急處置互通融合機制,形成惡劣天氣監測、預警、管控、發布、處置等工作閉環管理,盡最大努力減少人員傷亡。
目前,廣東成立了省系統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風險工作領導小組,并在廣東省應急管理廳設置省工作專班,廣東省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全力配合抓好實施。廣東省應急管理廳黨委書記、廳長王中丙表示,將把這次攻堅戰作為年度安全生產責任制考核的重要內容,加大安全生產考核權重,推動工作落實。
南方日報記者 黃敘浩 通訊員 粵應宣